從中柬建築設計析論兩地建築文化之異同

從中柬建築設計析論兩地建築文化之異同

我在復活節假期有幸代表孔聖堂中學參加由同心教育基金會(香港)創辦「一生一師」對外交流團體活動。這次交流的國家是與中國關係友好的東南亞國家──柬埔寨。經過六天的交流,我對中柬建築文化的異同有進一步的認識。以下是這段時間我對柬埔寨建築文化的了解。

世界廣闊無垠,兩地建築文化卻有着驚人的相似之處。這次跟隨交流團的步伐,來到了柬埔寨的首都金邊。也自然而然地來到了著名的旅遊景點金邊皇宮。沒見過甚麼大場面的我立即聯想到金邊皇宮與北京故宮有着一些在建築結構上不謀而合的相似之處。

首先,兩座皇宮的結構相同,都是近似於長方形。金邊皇宮也稱為四臂灣大皇宮。由於位於湄公河、洞裏薩河以及巴薩河的交匯處,頗負盛名。它由一組金色屋頂、黃牆環繞的建築,其中包括曾查雅殿、金殿、銀殿、舞樂殿、寶物殿等大小宮殿二十多座,殿身塗以黃、白二色,分別代表着佛教與婆羅門教,再而組成的一座長約四百多米,寬約四百米的長方形建築。而北京故宮,被世人稱為「紫禁城」;位於北京中軸線的中心。它由三大殿為主,有七十多座大小宮殿、九千餘間房屋組成的一個長約九百多米,寬約七十多米的長方形城池。此外,這座城池還被約十米高的城牆所包圍着。由上所述,皇宮的構造規格和整體布局兩者皆不僅體現當代時期統治者的地位,還體現出這兩座皇宮各自獨特的風格。而相似之處在於兩座皇宮大致上都是以長方形為主;以主宮殿為整座皇宮的正中心;兩旁都是有大大小小的宮殿及房屋等雄偉的建築,皆有別於泰國曼谷大皇宮、日本皇居等非長方形結構的皇宮結構特徵。

其次,兩座皇宮附近的城市規劃也有着相似之處。北京以故宮為首都的中心,在景山公園一覽北京今貌,可見北京今劃分為四環,分別為東城、西城、海淀與朝陽四區,故宮周圍的樓房建築的高度不會超過故宮本身的高度。柬埔寨亦然。首都金邊的四個中心市區分別為:隆邊區、馬卡拉區、桑園區、堆古區。建築物高度也不會超過金邊皇宮。乃至於吳哥窟亦如是。正如當地導遊小高的解說:「吳哥窟周圍的建築是不會超過吳哥窟本身的高度。」由是故之,在某一方面,中柬建築文化顯現出有許多相同的地方,都是以皇宮為城市中心,均都是象徵着權力核心的地方。

兩國的建築都有各自的特色,但是它們卻有着相似的城市規劃。即使這兩塊本沒有國界的領土,也還是能建造出有相似之處的建築。真是「天下之大,無奇不有!」

然而中柬建築文化也是有差異。兩國的宮殿都有雕刻着兩地不同瑞獸的雕塑;而兩國的瑞獸有着各不相同的寓意。例如:北京故宮的瑞獸──龍,宋人羅願《爾雅翼》描述:「角似鹿、頭似駝、腿似兔、項似蛇、腹似蜃、鱗似魚、爪似鷹、掌似虎、耳似牛。」象徵着祥瑞,是代表中國中原文化風俗。而柬埔寨也有他們自己的龍。當時導遊華生向大家介紹景點時說道:「柬埔寨的龍是水龍,外形像眼鏡蛇,有七個頭,頭上戴着皇冠。被當地人視為掌管生死的神靈來崇拜。」柬埔寨還有其他三種瑞獸分別為:神猴象徵着吉祥、石獅象徵着太陽的獅神還有大鵬金翅象徵着力量。在宮殿內外和吳哥窟都曾經看到過。可見,中柬兩國雖有相同的建築,但卻有着截然不同形象和寓意的瑞獸。

總的來說,在歷史悠久的長河中孕育出了千千萬萬種文化。中柬文化有相似之處,就自然也會有彼此之間都無法複製的建築文化。而這種文化早已無形地融入在兩國各自國民的靈魂之中。

這次旅程令我對柬埔寨有了新的認識。這是我第一次出國交流;與一群萍水相逢的老師和同學們同吃同住,旅途中學會了包容、理解和快樂。還有許多我從未有過的新體驗,開闊了我的思維和眼界。能夠有這一次機會來到柬埔寨探討風土人情,考察與感受歷史及其建築,實屬我的榮幸!謹向同心教育基金會(香港)致謝意。

吳杰豪同學&周淳鈞老師 孔聖堂中學 

Im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