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惡應從了解開始

喜惡應從了解開始

如果有人問我:「你喜歡伊斯蘭教嗎?」那我肯定會回答:「誰會喜歡啊?」這是我出發前的答案。相信香港人一提起伊斯蘭教,就會不可避免地聯想到伊斯蘭國(ISIS)和911事件等負面詞彙,我們很自然地將兩者畫上等號,以致大部份人都不怎麼歡迎穆斯林,甚至用歧視性的目光看待他們。可是真的所有穆斯林都是電視上持槍喊着要殺死人質的恐怖分子嗎?在出發前,我一直都有思考這個問題,就連身邊的朋友都很擔心,怕我有危險,不過這趟旅程為它自己正了名。

在其中一天的行程裏,我們來到伊瑪目布哈里陵墓,布哈里編成的《布哈里聖訓》中整理了穆罕默德說過的話,在伊斯蘭教中,聖訓的權威僅次於《古蘭經》。在參觀前,導遊跟我們澄清:「聖訓裏記載穆罕默德不允許他死後有聖戰,若要有,也只是自己與私慾或心中的魔鬼之間的戰爭,而不是跟非穆斯林展開戰爭。那些以『聖戰』的名義進行屠殺的恐怖分子,與伊斯蘭教沒有任何關係。」在那一刻,我為自己之前對伊斯蘭教的以偏概全而感到羞愧。事實上,全世界有超過16億的穆斯林,在媒體上看到的爭戰並不是全部,我們不能因為這一小部份人的行為而直接為所有人定罪,並堅信自己的想法沒有錯,那樣的話我們和盲人摸象中的盲人有什麽分別?只因摸到大象的耳朵,就覺得大象長得向蒲扇;摸到大象的尾巴,便認為大象是草繩。這些聽起來讓我們啼笑皆非的話,下一次便有可能從自己的口中流出。

另一件讓我印象深刻的,還有哈薩克的一夫多妻現象。生活在香港,我們從小就被灌輸一夫一妻的觀念,一夫多妻對我們來說只存於歷史書上。所以剛開始聽導遊說他要娶四個妻子時,我差點以為自己聽錯了,心想:「這樣做完全不尊重女性吧!」可是導遊接下來的解釋,卻讓我有不一樣的看法。他這麼做的原因有兩個,第一是因為宗教影響:根據伊斯蘭法律,一個男子可同時擁有四個妻子,但需具備相應的經濟能力,平等地對待她們。他們認為,若是一個男人擁有良好的基因和足夠的能力,為何不多娶幾個老婆,並將他們的下一代培養得更好呢?第二是因為責任,由於哈薩克的人口密度是每平方公里5.64人,比中亞地區人口平均密度低近六成,是一個地廣人稀的國家,所以他認為壯大民族是每個男人的責任。聽完這一番話後,雖然並不代表我能完全接受一夫多妻,但是對於觀念背後的形成原因,我卻多了幾分理解。這同時也讓我認識到,世界上很多東西都不是想像中的那麼簡單,若不親身了解,我們只會用自己的方法解讀,如井底之蛙一樣,認為自己看到的就是全部,而不知道天空能如此廣闊。

如果你現在問我:「你喜歡伊斯蘭教嗎?」那我會說:「不喜歡,也不討厭。」 對,正因為我真正地了解過,所以我可以理直氣壯地說出這樣一句話。一切的喜惡批評應先從了解開始。魯迅先生曾說:「一碗酸辣湯,耳聞口講的,總不如親自呷一口的明白。」在這個資訊爆炸的年代,我們每天都會接觸到各種各樣的訊息,而面對這些資訊時,我們是選擇人云亦云,還是先認真了解事情的前因後果,再做出批判呢?明辨是非、謹言慎行、互相尊重是每個具批判思考的青少年都應該努力的方向,我們不應做「盲人」和「青蛙」,而是要找回事實,做自己。

林波穎 聖公會莫壽增會督中學

Im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