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到廣西和越南這兩個地方考察,感覺很新鮮。首先是因為這兩個地方都不是旅遊熱點,相關資訊比較貧乏,因此我對兩地的認識頗為淺薄,這次交流團讓我了解到兩地的歷史和現況。
第一天我們是乘坐高鐵由深圳前往南寧,我從未坐過高鐵,在乘坐的過程中列車都很安靜和平穩,而且沿路看到的景象也比我想像中的好!除了農田外,還有很多高樓大廈,讓我看到現在中國經濟愈來愈發達。
之後三天我們到了越南,我對此國家只有極少的認識,透過當地導遊的介紹, 令我了解到越南的另一面,包括現今社會狀況和歷史,實在讓我大開眼界!
導遊指出現時越南人民的生活雖然不是過得很富裕,但現在的生活比以前有改善,大部分家庭均擁有基本的家庭電器。而且,現在越南步入現代化,近年更有大量製衣、製鞋工廠進入越南,為越南人民提供就業機會,使他們的經濟有好轉。
給我最深印象的是,越南曾經多次與其他國家打仗,例如美國。戰爭所用的生化武器對越南造成很大的經濟禍害,當時越南人民受生化武器影響而導致生下來的孩子變成畸型,嚴重影響越南人民。戰爭令以前大約八成的年輕男性都喪生,現在社會也是女多男少。越南也曾受中國、日本和法國等國家統治,所以越南有很多建築物都是屬於法式建築。由此可見,戰爭和被統治時期對越南都造成十分大的影響。
除了學習,我還有很多新嘗試。在第一天的晚飯,我嘗試了富民族特色的打油茶,味道頗特別。第二天我們到了一間大學,我們一下車,當地的大學生便為我們掛上繡球,帶領我們參觀校園。沿路他們不停為我們遞上水,可見他們很關心我們,待我們如朋友般親切。最後我們離開前還邀請我們跳竹竿舞,大家手舞足蹈,真是非常難忘!
離開後,我們到訪一間多民族中學,我們與當地中學生以不同語言交流,又觀看他們上課的情況,看見同學坐在又熱又曬的課室上課依然十分專心,令我反思:在香港每天坐在有冷氣的班房上課是多麼的幸福,我應該要盡力學習才對!
跟著,我們再談談廣西越南有關少數民族的情況。
到訪廣西和越南兩地,我發現兩者都聚居了不同的少數民族,而且由於地理位置相鄰,越南少數民族的生活、宗教、禮儀各方面都深受中國文化的影響。
廣西:
廣西位於中國西南部,是眾多少數民族的聚居地,其主要民族是漢族、壯族、苗族、瑤族和侗族等。而壯族是當中人數最多的民族。
透過與廣西大學的學生交流,我得知少數民族大多都以農業和捕魚為主,大多都種植水果和甘蔗。但他們的居住環境較市區差,所以隨著城市發展青少年多出外打工,只餘下老人留守山區。
他們的信仰百花齊放,包容多種不同的宗教︰佛教、伊斯蘭教、儒教、天主教、基督教、道教等,還有解放前有一些少數民族有原始的自然崇拜和多種信仰。我們也曾到訪廣西的武聖宮,了解他們的宗教。在廟中捐獻的留名冊上也發現不少越南人的姓名,可見越南人也深受中國文化的影響,信奉關帝。
廣西壯族與漢族及其他民族通婚的現象較為普遍,其結婚習俗尤為特別。在第一日的晚宴上,餐廳經理分享大多數族人自解放後都實行自由戀愛。自由戀愛的方式有拋繡球、打木槽、趕歌圩、對歌等。對歌是壯族青年男女的一種戀愛擇偶的活動方式,通過對歌來披露心聲,互相了解,建立感情。但「依歌擇偶」不是一次完成,而是在「歌圩」初交的基礎上,經過多次交往發展感情,才定終身。然後,男女侍應更即席獻唱了一首民族歌,讓我們親身感受到對歌的情景,他們的歌聲非常洪亮、高亢。
在教育方面,我們到訪廣西一間有眾多少數民族聚集的中學──沛鴻民族中學。學校提倡少數民族學生要有「三生」,即生存、生命的意義、生活的技能,希望學生能從學校有所得著,並發揮各人不同的技能。校長提到廣西現時都實行民族雙語教育,雙語主要是指漢語和其他少數民族語言。這些接受雙語教育的少數民族學生在學校能夠接受長期的、系統的、正規的兩種或以上的語言教育。而各民族各地區少數民族的雙語教育的時限有所不同,有的地方從幼兒園開始,有的民族的雙語教育延伸至高中、大學甚至研究生階段。
在沛鴻民族中學的高中範圍有一塊展板介紹中學教職員,當中包括教會介紹和教職員所屬的民族,當中佔最多的是漢族和壯族。該校校長表示,學校刻意把不同民族的學生安排在同一班,希望學生可以更自然地接觸,繼而接納多元文化。班名都會用不同的民族名稱命名,每當到了該少數民族的特別節日時,班上就會派代表發言,介紹自己的民族節日,讓其他民族的同學認識。
為了更全面照顧少數民族,學校會資助學生的學費和生活費。除教育外,對少數民族的措施還包括:扶貧資金、建設項目上和就業等各方面都享受額外的優惠。由此可見,廣西當地十分重視少數民族。
越南:
越南方面,當地共有54個少數民族,當中人口佔最多的是京族。部分越南的少數民族與廣西的相同,這些少數民族都是由中國遷來。京族就是一個兩地共有的族群,從歷史因素上可見兩個地區的少數民族有一定關係。其他越南的少數民族還包括岱依、泰、茫、高棉、華、儂、苗、瑤等。
參觀越南民族博物館時,展板上介紹了越南所有的少數民族和他們的生活習慣。在古代,那些越南少數民族的生活用具與中國的也很相近。京族主要居住在經濟文化較發達的平原和城鎮交通沿線,少數民族中除高棉族、占族和部分華族居住在平原地區外,其餘主要居住在北部和西部靠近越中、越老、越柬邊境的山區和河谷盆地。
由於歷史和自然條件等因素,在博物館很容易就找到佛像和關公像的介紹,發現越南少數民族大多數信奉佛教,同時也深受道教、儒教和原始宗教的影響。在旅程中,我們亦曾到訪越南的孔廟(相片為孔廟的模型),十分宏偉,可見他們亦十分重視儒教。
在博物館中我更發現越南少數民族的擇偶習俗與廣西壯族非常相近,都是以對歌擇偶。越南少數民族在婚禮上大都穿著中式禮服進行儀式,同樣認為鮮紅色是幸福、吉祥和對未來充滿希望的象徵,而差別只是禮服上點綴了各民族的特色圖騰或飾物。
透過翻查一些網上的論文和導遊的分享,我了解到越南政府也非常關注培養少數民族的下一代。自1998年越南頒布的《教育法》規定:學習是公民的權利和義務。國家會優先為少數民族等山區家庭兒童實現其學習權利和義務。越南部分高校也為少數民族學生開辦了民族班。民族班學生可免試入學,享受全額助學金。
導遊指出,除資助外,越南政府也重視少數民族的語言和文字。小學實行越語教育,但同時各少數民族也有權使用該民族語言及文字,與越語並行使用來接受小學教育。由此可見,越南政府也重視少數民族教育。
總括而言,比較兩地少數民族在生活習慣、禮儀和教育政策,發現我國文化對鄰國具有深刻的影響力。
最後,透過今次這個交流團,我嘗試與其他學校的同學和老師交流。無論是學術上,還是生活上的事情我們都能互相交流,這次的交流團對我日後的學習有很大的幫助,真是非常有意義!
中聖書院 麥敬慈同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