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文豪雨果曾言:「歷史是甚麼:是過去傳到將來的回聲,是將來對過去的反映。」歷史,是你我無論何時何地都需要學習的一門課,是一門鑑古知今的課堂,是一門得以窺探未來的課堂,是一門終身學習的課堂。是次的雙城之旅,我有幸能夠踏足北京、法國和比利時的土地,更深刻、親切地了解到五四運動、第一次世界大戰等的歷史。
構思了很久究竟要寫甚麼,我相信在書冊中,前後亦有不少學者、同學選擇以各個歷史事件、人物為材,故我亦不班門弄斧。想了很久後,決定以「如何把歷史變得有趣」為題,背後原因簡單易明,就是源於現時普遍學生、青年對歷史的印象觀感 「悶」。歷史 = 無聊 + 悶,彷彿已成了一個等式,課堂學習除了有時能聽聽故事,更多時候學歷史對於青年人而言可能就是背、背、背。而除了課堂外,各色的歷史博物館、紀念館也是青年們接觸歷史的重要渠道。如何把歷史變得更有趣似乎已是一個常久不衰的話題。不過,這次旅程中所到訪的幾個與歷史有關的博物館卻給了我少許啟發:可以把香港各類的博物館、紀念館變得更有趣的啟迪,這些也許不是完全適用於香港的方法,但亦未嘗不可作參考之用。
以香港歷史博物館和孫中山紀念館為例,先對本港現時的博物館稍作探討。當然,不論是前者還是後者,都具備了歷史博物館的一些基本元素,如文物、導賞等,故我會把焦點聚焦於展覽的形式。前者的其中一個特別之處是設有錄像帶觀賞服務,由香港電台製作的部分錄像帶節目,如:《一起走過的日子》、《香江世代》,供團體預約時間,於館內免費觀賞。後者則有「孫中山先生」的卡通片,由紀念館卡通人物時空爺爺、致仁和子齡介紹孫中山先生的故事,與及互動學習室,透過互動電腦遊戲形式介紹孫中山的事蹟及辛亥革命等專題。
另一邊廂,在這次旅程中,我們到訪了法蘭德斯戰場博物館和滑鐵盧古戰場裏的博物館。在前者裏,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其互動性。參觀者均會獲發手帶,只要將手帶像拍卡般放進卡糟裏,便可獲得額外的資訊;館內亦設先進的多媒體設備:視頻投影等,片段中演員飾演一戰時各國的軍人、普通民眾、醫院護士等,以多角度來闡述戰爭的殘酷,又有重現當時戰爭的影片,進一步給予遊客最強烈的戰爭體驗,讓參觀者深刻地了解一戰的歷史。而後者讓我最為震撼的是闡述滑鐵盧戰爭的4D微電影,給予了我視覺、聽覺的衝擊,讓我仿如在戰場之中,親身感受當年的兩邊的排兵佈陣,從而一窺拿破崙滑鐵盧的背景和原因。館內亦設有多個互動遊戲,如擊鼓問答等。相較在香港歷史博物館和孫中山紀念館,這兩個博物館明顯更著重於參觀者的第一身感受,務求要給予他們最強烈的體驗,如同親臨其境。同時,互動性強亦是它們的其中一個特點,不像是香港的博物館般主要集中於單向傳遞,反而是聚焦於雙向的交流和資訊傳輸,期望能夠多與參觀者互動。
那麼到底我們可以做甚麼去把歷史變得更有趣?誠然,上述兩種較明顯的差別和特色也許正正是把歷史變得更為有趣的兩種秘訣。在一般導賞片以外,我們又可否嘗試製作一部講述香港歷史或孫中山生平的微電影,而該電影又可以融合現時嶄新的科技,如4D、VR技術等,展現舊時的香港風采,講述香港各個歷史重要事件。如黑色聖誕節或演繹孫中山在香港求學時片段,以普通市民、游擊隊或孫中山同學等角度,讓參觀者以第一身角度探究歷史,從而使歷史變得更生動有趣,不再拘泥於較單一的展示形式,而是能與時代接軌。與此同時,除了普通的展覽、展板外,或許我們也可參考各國不同博物館的互動遊戲、類型,加設在常設展覽或專題展覽之中,讓參觀者學習、了解歷史時,可跳出固有的框架,不再是純粹不停地閱讀展板上的文字、觀看玻璃櫥窗裏的文物、遊走在一個個的展板之中,而是可以透過一些雙向性的互動去了解歷史又或是測驗一下自己剛才所吸收到的知識,這可能是簡單如法蘭德斯戰場博物館中所給予的手帶便能達到類似的效果,使參觀者能夠寓歷史於娛樂,想必能增加歷史的趣味性,使更多年輕一輩願意踏足歷史的世界、沉浸在歷史的長河、探究歷史的奧妙。
誠如史學家吳晗所說:「我們的歷史是一份無比珍貴的遺產,是值得我們自豪的。」無論是香港抑或是世界各地的歷史,都是前人給我們留下的最貴重的承傳,亦是全世界每一個人最珍而重之的遺產。也許上述的未必完全可行於香港,但亦能提供一個參考方向,而我也期待能夠看見一個更全新、更「摩登」的博物館,使更多人願意去接觸這一份遺產,令其能承傳一代又一代。
同時,亦希望能借此機會,感謝各個主辦、合辦和協辦的機構提供是次寶貴機會予我們能夠走訪各地探索歷史,給予一個平台讓我們一班對歷史有熱誠的人一起討論歷史,互相切磋。當然,也要感謝隨團的顧問丁教授、團長、領隊等一眾人的帶領和籌備,才使得是次旅程能夠有意義地完滿落幕,以及感謝第一組的組長及各個組員,在旅程中你們沿途相伴,一起學習,使這次的雙城之旅滿載回憶。
最後,以英國史學家愛德華‧霍列特‧卡爾一句為是次旅程劃上句號:「歷史是歷史家和事實之間不斷交互作用的過程,現在和過去之間無終止的對話。」
陳芷欣 基督教宣道會宣基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