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正值兔年,回望過去,鼎鼎大名的三國周郎也是誕於兔年的。
「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看過《三國演義》的人,應該不在少數,也當見識過周瑜運籌帷幄的英姿。而兔,在中國文化下也是聰敏之象徵,正應了周瑜的形象。周瑜弱冠已輔助孫策,憑籍其謀略,為孫吳奠下荊、揚兩地之疆土,後更在赤壁之戰中沉着應對,以少勝多,用計破曹數十萬大軍,立下赫赫戰功,留芳百世,只可惜英年早逝,孫權歎之曰:「公瑾有王佐之資,今忽短命,孤何賴哉!」
不過,《三國演義》以周瑜與諸葛亮相對,將周瑜描繪成狡猾、小器之人,更因為嫉妒諸葛亮之才在自己之上,氣得金瘡迸發,彌留之際仍不能釋懷,念著:「既生瑜,何生亮」,在妒火之中逝去。兔在中國固然也有狡猾的一面,成語狡兔三窟,便是刻劃了兔的這種形象。那麼屬兔的周瑜又是否只是狡猾小人,沒有器量呢?其實不然。《三國演義》只是一部章回小說,不可謂是一部史書,內容偏頗的情況固然較為嚴重。故事以劉備為主角,而諸葛亮作為蜀漢的王佐之才,固然要有過人的謀略與氣度,而作者便選取了時人稱頌的孫吳軍師周瑜作為諸葛亮的綠葉,所以周瑜的小人形象,只是小說的表現手法而已。如果考證史實的話,周瑜似乎反而是雅量高致的名士。據《江表傳》曰,當時孫權麾下有一老將程普,以年資不願服於周瑜之下,更時常出言侮辱周瑜,但周瑜始終「折節容下」,寬以待之,終令程普信服並稱頌之;赤壁之戰有一段小插曲,便是周瑜故人蔣幹受曹操之托前去孫營作說客,周瑜對曰:「丈夫處世,遇知己之主,外託君臣之義,內結骨肉之恩,言行計從,禍福共之」,蔣幹只得悻悻而回,向曹操稱讚周瑜雅量高致。其實,周瑜為人以謙讓聞名,只不過後來《三國演義》的描述,使世人常誤會他罷了。
有一句古語曰:「靜如處子,動如脫兔」,我認為正正貼切周瑜之為人。這一句話可追溯至《孫子兵法》:「是故始如處女,敵人開戶,後如脫兔,敵不及拒」,意思便是軍隊未行動時要如處女般沉靜,等待良機,一旦時機到了,便宛如脫兔,以奇策制勝。周瑜為人謙恭有禮,在品格上可謂是「靜如處子」,然而他在軍事上的雄韜偉略,連連協助孫吳集團取得奇勝,可謂是動如脫兔。
其實兔子除了聰明與狡猾之外,也有溫順的一面。所謂「謙謙君子,溫潤如玉」,我想周瑜相當貼合兔的形象吧。
作者: 王鑫淼,2021香港青年史學家年獎得主,現就讀於香港中文大學哲學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