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今年是孫中山逝世100週年嗎?
1925年3月12日9時30分,孫中山先生在北京逝世,享年59歲。孫中山,名文,字載之,號逸仙,是中國近代史上具有劃時代意義影響力的革命家、政治家和思想家。
孫中山的貢獻
領導辛亥革命,結束帝制時代
他一生致力於領導辛亥革命,推翻清朝統治,結束了中國長達兩千多年的封建帝制,是建立共和制度的領導者之一,受中外民眾敬祟。
創立中華民國,建立共和制度
孫中山主張建立一個民主共和的國家,以取代封建專制制度。他提出「三民主義」(民族主義、民權主義、民生主義)作為建國綱領,強調民族獨立、民主政治和社會公平。「三民主義」思想對中國近代史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成為後來中國政治發展的重要理論基礎。他的思想和實踐不僅影響了中國,也對亞洲其他國家的民族解放運動產生了啟發作用。
推動現代化改革
孫中山致力於推動中國的現代化,包括政治、經濟、社會和文化等方面。他提倡學習西方先進的科學技術和制度,並主張進行土地改革、發展工業和教育,以促進國家富強。
提出「聯俄、聯共、扶助農工」的政策
晚年孫中山與蘇聯合作,提出了「聯俄、聯共、扶助農工」的政策,推動國民黨與共產黨的合作,以實現國家的統一和社會的進步。
當年今日,孫中山的國際影響力-----當年各地報導孫中山逝世消息
孫中山逝世消息震驚中外,各地民眾皆感哀傷。
韓國〈孫文氏遂逝去〉,《每日申報》,1925年3月14日,頁1。
北京〈嗚呼民國元勳革命領袖﹕孫中山先生逝世〉,《京報》,1925年3月13日,頁2。
日本〈安々と眠つたま 孫文氏の臨終 東枕に支那服を着て〉《東京朝日新聞》,1925年3月13日,頁3。
時至今日,孫中山的國際影響力:各界人士紀念孫中山逝世
北京﹕各界人士會聚北京中山公園中山堂,舉行短暫而莊嚴的儀式,紀念孫中山先生逝世週年,深切緬懷這位偉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
上海﹕上海官民在香山路的孫中山故居內舉行紀念活動。這裏是孫中山和夫人宋慶齡1918至1924年在上海的寓所,也是第一次國共合作的醞釀地。
紐約﹕中華公所與紐約華僑學校攜手舉辦了孫中山先生逝世100周年紀念儀式,回顧其革命貢獻與民主理念,並強調延續孫中山精神。
新加坡﹕僑胞等各界人士赴孫中山南洋紀念館晚晴園獻花致敬。
江蘇﹕各界人士在南京中山陵舉行謁陵儀式。
廣東﹕民眾在孫中山故鄉廣州中山紀念堂舉行紀念儀式。出席者在孫中山銅像前肅立並三鞠躬,其後瞻仰銅像並繞行一周;而原創音樂劇《青年孫中山》亦在昨上午在紀念堂首演。
同日,由中山、澳門、香港三地攜手策劃推出的「從醫人到醫國——孫中山與粵港澳文物展」展覽也在中山市的孫中山故居紀念館開幕。展覽匯集上百件珍貴文物文獻,其中14件來自香港,11件來自澳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