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皇」還是「英王」?台港翻譯大不同

「英皇」還是「英王」?台港翻譯大不同

不少台灣讀者來到香港的時候,也許會對香港街名、地名感到興趣。例如以維多利亞女皇(Queen Victoria)命名的「皇后大道」(Queen’s Road)、以維多利亞女皇皇夫亞厘畢親王(Albert, Prince Consort)命名的上下「亞厘畢道」(Albert Road,台中兩地多將Albert譯為阿爾伯特)等等,背後都極具英國皇室的色彩。讀者也許會疑惑,為什麼香港、台灣、中國三地對於翻譯問題上會有如此大的差異。這建基於香港在1841年成為英國殖民地以後,英治香港政府為了彰顯英國皇室超然於政府之上的地位,在翻譯問題上亦費盡心思。

英文上的King與Queen,亦即中文對應的國王與王后,比起皇帝(Emperor)及皇后(Empress)的地位低一級。香港政府在開埠以後,就對於如何翻譯King和Queen這兩個字就掙扎了一段時間。英國所面對香港的前宗主國:大清國,就擁有在中華世界內至高無上的「皇帝」稱號,功過三皇、德過五帝,香港政府要如何令當時尚視大英帝國為「英夷」的大清國子民尊重英國皇室呢?這個便成為了需要細思的問題了。

然而,1857年的印度兵變(Indian Mutiny)就為了這個問題提供了解決方案。在英國政府直接管理印度(1858)以前,英國都是以東印度公司與當地土邦王公合作的「間接統治」(Indirect Rule)模式來控制印度(當然,英國直接管理印度後亦是以同樣模式管治印度,只是中間少一層東印度公司)。1857年,印度土兵因為步槍子彈潤滑油是由豬油、牛油製成,而令英軍中的印度教、穆斯林士兵揭竿起義。印度叛亂平定以後,倫敦認為東印度公司腐敗無能,故此廢除了它的專營權及對印度的管理權。倫敦由此建立起對印度的直接控制,維多利亞女皇後來得到「印度女皇」(Empress of India)的稱號,這是英國君主首次得到與中文「皇」對應的稱號。

獲得了這個尊號以後,香港政府就找到一個方法彰顯英國君主的權威,也就是將所有「王」的字眼改為「皇」字,以示英國君主與清朝皇帝同樣地位。因此,「皇后大道」(Queen’s Road)是「皇」,並非「王」。值得一提的是,所以「皇后大道」本來是作「女皇大道」的,但由於大英帝國的華人子民缺乏對女性君主的認識,故此作「女皇」能夠令華人感到熟悉之餘又可以感受到英國君主的威望。

此後在香港,涉及英國君主的稱呼,都是以「皇」來稱呼。英皇太子愛德華、英皇佐治六世、英女皇伊利沙伯二世等等,都是建基於這個背景。相反,台灣與中國則因為未有如香港般成為英國殖民地,故此都是以英文原文Queen和King與中文對應的「王」作為翻譯用字。故此在台中兩地,以上的人名就會成為英王喬治六世、英女皇伊莉莎白二世等等,也是兩岸三地的不同呢。

參考資料:

  1. Chan, Pui To, “Oriental Dragon & Lion: Royal Visits of the British Crown and the Shape of Hong Kong’s Modernity”, paper presented in the 1st Department of International History Student Conference, London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Political Science, 18 June 2022.
  2. Darvin, John, Unfinished Empire: The Global Expansion of Britain (London: Bloomsbury Press, 2013).
  3. 鄭寶鴻:《港島街道百年》(香港:三聯書店,2012年)。
  4. 關詩珮:《譯者與學者:香港與大英帝國中文知識建構》(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2017年)。

作者:陳沛滔,香港大學中文學院哲學碩士生,香港大學文學院本科畢業。現為國史教育中心(香港)。

封面:羅大祐《皇后大道東》唱片

Im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