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鴉片戰爭日誌 林維喜案事件簿
- 日期:1839年7月1日
#知史討論
「對『虎門銷煙』傳統結論的反思
傳統上對虎門銷煙的背景詮釋是這樣的:首先分析世界大局勢,將18、19世紀西歐 資本主義國家與中國封建專制的清王朝從政治、經濟、文化、外交等宏觀層面進行對比闡述,意在表明當時西方列強的強大與古老中國的沒落,為雙方將要發生一場侵略與反侵略的鬥爭埋下伏筆;然後將目光聚焦在中英早期交往與正常貿易上,意在表明英國殖民者侵 略中國的野心蓄謀已久,而雙方之間正常貿易衝突(即中國自給自定的自然經濟與閉關鎖國的外交政策使得英國產生對華貿易逆差)使英國侵略中國的手段進一步升級,鴉片作為 殖民主義者侵略中國的『惡毒的殖民武器』終於浮出水面。腐財無能的清政府對鴉片泛濫束手無策,直至委派林則徐主持禁煙大計,才一舉定乾坤,最終取得虎門銷煙這場反侵 略鬥爭的偉大勝利。
質疑一,中國自給自足自然經濟、閉關鎖國政是造成英國對華貿易逆差的原因嗎? 所謂『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本身是一個政治經這學的概念。事實上,當時中國雖然是一 個典型的自然經濟大國,但並非絕對沒有商品幣區,恰恰相反,由於中國人口基數大,城市人口比較集中,商品市場自古比較發達。早在秦漢之際,就有『富商大賈周遊天下』之說法;唐宋時代發生的社會經濟變革促進了三時商品經濟的發展;明清時期更是『初步形成傳統市場體系網路』,突出表現為商人隊伍的異軍突起,以致著名經濟史學家吳承明 先生認為,『大商人資本的興起是國16、17世紀現代化的因素之一』。所謂閉關鎖國政策,也不確切,至少是名不符實。『乾隆帝宣佈中西貿易限定廣州一口,只是縮小了開放口岸的範圍,並不是閉關。而且,『事實證明,限定一口並沒有阻礙中外貿易的發展』。換句話說,『閉關鎖國』更主要的是指清朝統治者的意識形態方面,從實際操作上看,當時中國對外貿易實在是比較頻繁的,否則很難理解廣州港『萬國雲集』的現象,就是當時西歐第一大貿易港阿姆斯特丹也是望塵莫及。英國運到中國的大宗商品,如棉織品之所以在中國難以找到銷路,最根本的原因是缺乏競爭力。即使英國人也不得不承認,『中國土產的‘紫花布』無論在質地或成本上都優於曼徹斯特的棉布』,英國人最擅長的儀器鐘錶等在中國難以找到銷路,同樣是由於他們對中國市場缺乏瞭解造成的,即『這些商品既不符合他們(中國人)的審美觀念和價值標準,也超出了小生產者的財力』,而這與中國的社會經濟結構也沒有任何關係,如同當前中國的國粹京劇在美國一時不能普及 因而就怪罪美國沒有文化消費市場一樣荒謬。」
(本文由「國史教育中心(香港)」授權「知史」發佈,知史討論的資料來源:《探討虎門銷煙在世界禁毒史上的地位》,作者:唐立鵬,特此鳴謝。)
國史教育中心(香港)(https://www.cnhe-hk.org/)是民間慈善團體,冀望本『香港心、中國情、世界觀』理念,凝聚社會各界共識,向年青一代、老師及公眾人士,傳承中華文化精萃。
#知史 #長知史 #近代 #近代史 #中國近代史 #歷史 #中國歷史 #鴉片戰爭 #林維喜案 #林維喜 #林則徐 #虎門銷煙 #禁煙 #日誌 #知史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