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39年5月21日】鴉片戰爭日誌

【1839年5月21日】鴉片戰爭日誌

 #鴉片戰爭日誌 林維喜案事件簿

【禪佛修行對林則徐立身行事的主要影響】

  • 日期:1839年5月21日
  • 人物:林則徐

(今日風平浪靜。)

#知史討論

「佛教修行能夠讓人隨遇而安,對於自身的遭遇,能夠泰然處之,於善惡之境,不生好惡之心,既來之,則安之,不怨天尤人。即如宋代僧士可《送僧》一詩所說:『一缽即生涯,隨緣度年華,是山皆有寺,何處不為家。』林則徐在初入仕途時對未來生活的一種未卜吉凶的焦慮,對人生矛盾與無奈的及早認識,與他的佛教信仰和步人社會所接觸的佛學經典,從經書中瞭解到對人生的另一種看法和態度不無關係,而這些又對他在日後的重大政治程折面前保持了難得的沉著與樂觀起到了重大作用。

佛教倡導普度眾生、引導眾生脫離苦海、走到幸福的彼岸,這種『慈悲為懷』、救眾生於苦海的偉大精神,與儒家以『天下為己任』、『平治天下』的責任意識找到了契合之處。慈悲精神就是與樂拔苦的菩薩精神,『慈』(與樂)是愛護眾生,給予歡樂;『悲』(拔苦)是憐憫眾生,拔除苦難,慈悲被認為是菩薩行最重要的特徵之一。《大智度論》卷二七稱:『大慈與一切眾生樂,大悲拔一切眾生苦。』大乘佛教以慈悲作為異於小乘、進人世間普度眾生的重要依據,故云:『慈悲是佛道之根本。』印度天親菩薩在《十地經論》中說:『慈者,同與喜樂因果故;悲者,同拔憂苦因果故。』可見,慈悲就是與眾生拔苦與樂的動機和效果的統一,是慈心慈行和悲心悲行的統一。林則徐受佛法薰陶,以慈悲為懷,並終生堅持以『不為自己求安樂,但願眾生得離苦』為故人做事的準則。他嘗撰聯語為座右銘,一為:『海納百川,有容乃大  壁立千仞,無欲則剛』一為:『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這也充分說明他完全將佛法的修學納人日常的事務中,把佛法的教義融入精神世界之中,一生以民族大計為己任,以民生疾苦為己責:他將『忘我利他』的慈悲精神,落實於救民於苦難的具體行動之中。他曾書寫一聯:『求通民情  願聞己過』,事事為民著想:修治黃河、白茆、瀏河等水利,使一方眾生免除水患、乾旱之災,對於漕運、鹽法、水利、農業、制幣、吏治、救災等關係民生的大事,無不予以關注;力排種種干擾和壓力,嚴禁鴉片,成績卓著,使許多百姓擺脫迷毒之害;鴉片戰爭爆發前後又嚴密設防;為了國家的強盛,民族的興旺,曾派人翻譯外文書報,編成《四洲志》,借此學習、借鑒外國人的一技之長。

佛教要求人們通過戒定慧的修持,去除貪欲心、嗔怒心和愚癡心,淨化自己的心靈。按照佛教的說法,貪欲是對名利及地位權勢等己所欲求的東西佔有的欲望;嗔怒是對不合己意的有情生起憎恨,從而使自己身心不得安寧的一種精神作用;愚癡是指愚昧無知、不明事理的一種精神作用。在具體實踐中,佛教則是要人們以佈施除貪心,以慈悲平嗔怒,以智慧去愚癡。林則徐戒律修行,雖居高位,但清廉自好,勤於職守,循法秉公,與當時貪污腐敗盛行的官場完全不同,被老百姓譽為『林青天』。

……

佛教在中國化的過程中,能出世亦能入世,使士大夫們在出世與人世間都能找到慰藉,更使得他們近佛成為可能。林則徐也不例外,在他的身上,也或多或少看到士大天夫信佛緣由的影子,但他在唱佛、拜佛的同時,使佛法發揮著普度救世的現實作用,以為民族謀利益,為民眾謀福祉為己任。佛終生說法,都是為救濟眾生。林則徐一生從政四十餘年,曆官十四省,賢名滿天下,作為封疆大吏,為官楷模,能將自身仕途中立身行事與佛法『忘我利他』精神結合,並用之作為立身行事的準則,是難能可貴的。」

(本文由「國史教育中心(香港)」授權「知史」發佈,特此鳴謝。知史討論的資料來源:鴉片戰爭博物館官網學術欄目《明清海防研究》第四輯:《略論林則徐的佛教信仰與仕途生涯》,作者:周金鳳。)

國史教育中心(香港)(https://www.cnhe-hk.org/)是民間慈善團體,冀望本「香港心、中國情、世界觀」理念,凝聚社會各界共識,向年青一代、老師及公眾人士,傳承中華文化精萃。

#知史 #長知史 #近代 #近代史 #中國近代史 #歷史 #中國歷史 #鴉片戰爭    #林維喜案 #林維喜 #林則徐 #香港 #澳門 #佛 #禁煙 #禁毒 #日誌 #知史討論

Im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