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鴉片戰爭日誌 林維喜案事件簿
時間:1839年3月10日
地點:廣東省城(今廣州)
人物:林則徐、鄧廷楨、關天培、怡良等官員
事件:
早上,林則徐從天字碼頭上岸,到達廣東省城,受九響禮炮之禮,兩廣總督鄧廷楨(1776-1846,63歲)、廣東水師提督關天培(1781-1841,58歲)、廣東巡撫怡良(1791-1867,48歲)、廣東海關監督豫堃(生卒年不詳)、廣州將軍德克金布(1772-1840,67歲)、滿洲副都統愛新覺羅·奕湘(1796-1881,42歲)、廣州漢軍副都統愛新覺羅·英隆(1793-1866,46歲)等所有廣東高官員皆來迎接(註1)。
鄧廷楨與林則徐和衷共濟,表示願「合力同心,除中國大患之源」。
美國商人威廉·亨特(William C. Hunter,1812-1891,27歲)在珠江帆船上觀禮,他留下了有關林則徐相貌的重要文獻:「氣度莊重,表情相當嚴厲,身材肥大,上唇濃密的黑短髭,下巴留著長髯,看來六十歲左右。(註2)」
下午至晚上,林則徐都在拜見有關官員,晚上約十時入住越華書院 (註3)。
#知史討論:
- 天字碼頭俗稱「廣州第一碼頭」,位於今天廣州市越秀區沿江中路及北京路交界,於清雍正年間(1723-1735年)建成,在清代時是專為迎送官員而設,附近的「接官亭」(今北京南路的一條巷)正是當時迎接官員的地點。
- 越華書院位於今廣中路東端南側一帶。
- 林則徐從北京出發到廣州,歷時六十一天。他的日記中記載了他由京城到廣州走的是著名的「官馬南路」(「廣東官路」),該路縱貫南北,從北京出發經濟南、徐州、合肥、南昌、贛州、韶關,直達廣州,是元、明以來北京到廣州縱貫中國南北的主要官道,歷來當作「使節路」。林則徐在廣東時間共兩年多,期間先後到過虎門、香山、澳門、佛山等地查處禁煙、整頓海防。至清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閏三月十三日,他受旨調赴浙江,離開廣州,至此結束他在廣東的禁煙生涯。
- 林則徐到達廣州時,義律身處澳門,廣州事務由副監督(Deputy Superintendent)參遜(Alexander Robert Campbell-Johnston,1812-1888,時27歲,又譯莊士敦,即後來的香港第二任港督)負責。
- 兩廣總督鄧廷楨之前已收到道光帝有關禁煙的諭旨,並於十九年正月期間上奏,稱:「遵旨力除鴉片,共矢血誠,俾祛大患。」得旨:「卿等同欽差大臣林則徐若能合力同心,除中國大患之源,不但卿等能膺懋賞,即垂諸史冊,朕之光輝,豈淺鮮哉!而民生之福,政治之善,又非淺鮮。諒卿等亦不煩諄諄告誠也。勉之!勉之!拭目待之!此折給林則徐閱看。」(註4)林則徐到達廣州,開始禁煙。鄧廷楨予以積極支持,和林則徐進行了密切配合,成為林則徐在廣東推動禁煙的親密合作者。
歡迎暢所欲言,加入#知史討論。
註1:林則徐全集編輯委員會編:《林則徐全集:第九冊日記卷》(福建:海峽文藝出版社,2002年),頁382-3 / 4574-5:「沿途司、道、府、縣、營將紛紛來見」。
註2:馮樹鐵、沈正邦譯:《威廉·亨特:廣州番鬼錄-舊中國雜記》(William C. Hunter, The Fankwae at Canton-Bits of Old China, 1882)(廣東人民出版社,2009年)。
註3:林則徐全集編輯委員會編:《林則徐全集:第九冊日記卷》(福建:海峽文藝出版社,2002年),頁383 / 4575:「二鼓始至越華書院住」。
註4:《鸦片事略》卷上。(諸子百家Chinese Text Project)
(本文由「國史教育中心(香港)」授權「知史」發佈,特此鳴謝。)
中心簡介:
國史教育中心(香港)(https://www.cnhe-hk.org/)是民間慈善團體,冀望本「香港心、中國情、世界觀」理念,凝聚社會各界共識,向年青一代、老師及公眾人士,傳承中華文化精萃。
#知史 #長知史 #歷史 #中國歷史 #鴉片戰爭 #林維喜案 #林維喜 #林則徐 #民族英雄 #禁煙 #禁毒 #日誌 #知史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