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龍寨城——抗爭

九龍寨城——抗爭

1847年5月,即「道光二十七年季春吉旦」,九龍寨城正式竣工。它的正門嵌有石刻,上書有(依次):廣東巡撫部院黃(恩彤)、太子少保兩廣部堂宗保耆(英)、全省提督軍門呼爾察圖巴圖魯賴(恩爵)。三位題署都是粵省軍政大員,而城內除了建設衙署外,亦置有兵房,並且建築了一所龍津義學,一則吸引移民,二來也能吸引文士。此可見清廷是有心經營九龍城寨,欲為長久之計。

然而,上蒼並沒有給予滿清時間。

由抗敵前線到淪陷敵境

1860年10月24日,清廷與英國簽訂《北京條約》,旦夕之際,九龍寨城成為了防衛英軍的最前線。

三十七年後,情況變得更無奈。九龍寨城不再是前線了,因為它已經落入敵人手中。

1898年6月9日,清政府總理衙門大臣李鴻章與英駐華公使竇納樂在北京簽訂《展拓香港界址專條》。清廷無力保留九龍半島以北、深圳河以南的大片土地,餘下的,唯有力爭九龍城寨的主權。李鴻章在《專條》加入一條款項:「九龍城內現有的中國官員仍可在城內各司其職,只是不得妨礙保衞香港的軍務」,並有一條:「中國官民可照常在通往九龍的新安陸路上行走」,很大程度地保留了清廷在租借區內的主權。然而,《專條》亦明文規定了「不得妨礙保衞香港的軍務」,所以所謂主權只不過是象徵意義。

九龍城寨成了「外飛地」。「外飛地」(exclave)是一個人文地理概念,這裡指的是仍屬清廷領土的九龍寨城完全被其他國家(英國)領土包圍。

鄉民的抗爭:新界六日戰

英國強迫清廷簽訂《展拓香港界址專條》後,翌年便正式接管新界。然而,新界鄉民並不甘坐以待斃,於是群起抵,「新界六日戰」隨即開打。

1899年4月14日,大埔鄉勇率先發難。其時,時任香港警察隊長的梅含理(Sir Francis Henry May,後成為第15任香港總督)正在現場,幸得文武廟廟祝提點,迅即沿陸路退到沙田,越過飛鵞山,再走過九龍,回到香港。

翌日,梅含理率領香港警察伙同約100名英軍,進入大埔,並在驅逐艦「名譽號」的協助下,炮擊炮台,瓦解了新界鄉民的防守陣地。4月16日,英國提前了一天舉行升旗儀式,正式接收新界。

4月17日,英軍進入林村時被元朗鄉勇伏擊。稍稍整頓後,英軍繞路包抄突襲,一眾鄉勇只好匆忙退回錦田。

4月18日,來自屏山、廈村、橫洲和深圳、東莞的二千六百多鄉勇向石頭圍駐紮的英軍發起反攻。然而,英軍利用埋伏戰術,先誘使鄉勇靠近,然後集中一處反擊。此役中,鄉勇損傷慘重,已無力再負隅頑抗。得勝的英軍,刻意把錦田吉慶圍的鐵門拆去,宣示軍權,並意圖羞辱鄉民。

抗爭期間,時任香港總督的卜力向兩廣總督譚鍾麟抗議,要求他維持地方治安。而此舉也間接導致了九龍城寨面臨失陷的命運。

作者簡介:葉德平博士,現職大學講師、香港歷史文化研究會副會長,曾主辦香港多個社區的歷史文化研究計劃。近著有《香港鳳山寺與廣澤尊王研究》、《西貢非遺傳承計劃:西貢麒麟舞》、《回緬歲月一甲子──坑口風物志》和《古樹發奇香──消失中的香港客家非遺》等。

本文獲作者授權轉載,原載於Kowloon Post龍週。

Im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