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崩離析

分崩離析

意思即是崩塌解體,四分五裂。形容國家或集團組織四分五裂,支離破碎,不堪收拾。出自《論語•季氏》:「邦分崩離析,而不能守也。」  


    春秋時,魯國的大夫季康子想吞併附近的小國顓臾。孔子的學生冉有和子路當時都是季康子的謀臣,他倆覺得很難勸阻季康子,於是向孔子求教。孔子卻懷疑這是冉有的主意。   冉有說:「這是季康子的主意,我和子路都想制止他。」   孔子說:「你倆既然輔佐季康子,就應孩盡力勸阻他。」   冉有又說:「不過,如今顓臾的國力越來越強大。現在不攻取,以後可能會成力禍患。」   孔子說:「這話不對!治理一個國家,不必去擔憂土地、人口的多少,而應該多去想想怎樣使百姓安居樂業。百姓一安定,國家就會富強。這時再施行仁義禮樂的政教,去廣泛招徠遠方的百姓,讓他們都能安居樂業。而你們倆輔佐季康子,卻使得遠方的百姓不來歸附,人民有異心而不和,國家分裂而不能集中。在自己的國家處於分崩離析的情況下,還想去用武力攻伐顓臾,我恐怕季康子的麻煩不在顓臾,而在自己國家的內部。」

Im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