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大學文學院開設的「中國歷史研究」文學碩士兼讀課程,由香港大學榮休教授、前中文系講座教授兼系主任趙令揚教授於上世紀七十年代初籌辦成立。學員在兩年學習期間,需進行獨立研究,撰寫畢業論文。畢業同學十分珍惜他們在研究過程中所作出的努力,自發地把他們提交的畢業論文撮要結集,出版成《根本集》。其後,星島日報為此特闢專欄,亦以「根本集」為名,每月一篇,由課程同學或歷史研習者輪替執筆,成果匯篇成書,至今已出版 7 集。7 本結集顯示了作者對歷史的愛好、對學術的熱誠、對推動國史研究的承擔,和對修讀課程期間學習經歷的珍惜。

港幣 60 元 / 本
Image

香港至廣州電報網爭奪戰

香港至廣州電報網爭奪戰

發明電報

18世紀末法國人利用聲音和視像傳遞消息,開啟了人類長距離交流訊息。踏入19世紀,人類發明電力,通電可擺動指南針,因而研究以電流代替觀看符號傳遞消息。1837年英人曲嘉 (WF Cooke) 和韋士東 (C Wheatstone) 發明了電針電報,並取得專利。1840年摩士 (SFB Morse) 在美國以長短電流 (點代表短、劃代表長) 發放電報亦獲專利,他創出一套點劃符號代替英文字母,後經改良,以最常用的e字為點,t字為劃,並在1851年為歐洲接納,成為世界通用電報符號。同年,英國至法國的海底電報纜亦動工。

香港的電報

1853年5月,奧利地萊思蒸氣船公司 (Austrian Lloyds Steam Navigation Co.) 在香港承辦亞力山大港 (Alexandria) 至迪理雅斯特 (Trieste) 航線,繼而在10月開辦香港至倫敦電報服務,最低收費一英鎊。本地最早採用電報通訊是渣甸洋行於1861年從東角 (今銅鑼灣) 架電線至中環的辦事處。政府則於1869年動用7,000元以電報連通全港的警署,當時築電線從中環經山頂、薄扶林、香港仔、赤柱、筲箕灣返回中環,全程25英哩,並購入15部韋士東電報機。

1870年9月16日,丹麥大北電報公司 (Great Northern Telegraph Co.) 從歐洲經蘇聯和中國上海的電報纜在香港深水灣登陸,1871年6月4日,英國中國電報公司(China Telegraphy Co.) ,後改中澳遠東電報發展公司 (Eastern Extension Australia and China Telegraphy Co.,下稱中澳) 的海底電報纜亦從倫敦經地中海、印度洋、星加坡和南中國海在薄扶林大口灣 (後稱鋼綫灣,Telegraphy Bay) 上岸。翌日,倫敦總公司於下午1:07發電報至香港總商會,商會於2時收到,歷時53分鐘,將寄往倫敦郵件所需時間40天縮短至幾十分鐘,電報已將香港訊息在短時間內互傳世界各地。十年後,香港與廣州和澳門仍然未有電報網,而設立香港與廣州的電報通訊更披露一場英國、丹麥和中國政府的背後角力。

香港至廣州的電報通訊角力

中澳和大北電報公司同時在香港經營電報的原因是他們於1870年5月13日簽訂協議,大北的北線以香港為終點,而中澳的南線暫以香港為終點,但日後可發展至上海、天津和日本。而大北從香港至上海的收益就互相平分。1882年初,中澳就發展南中國沿岸的海底電纜伸延至上海和日本,並計劃從香港鋪海底電纜至廣州,以廣州為中國的陸地終轉站,將海陸電報纜打通中國各城市。與此同時,大北就與中國和蘇聯取得共識,發展中國陸地電報網,經蘇聯到歐洲,南則以九龍為終點,經香港到歐洲。兩公司都希望伸延其南線或北線,將遠東和歐洲連接起來。

在香港接受教育的何崑山、別名何獻墀,西方人叫何亞美,是首位引進西方科技入香港的華商,如採銀礦和築電報網等技術,並與大北簽訂合約,利用大北的人才和物料,配合他與廣州官員的關係和熟悉本地情況,如避開風水地等,從廣州築電報網至九龍,再鋪海底電纜至香港。為此他與李萬清成立華合電報公司,並向香港政府申請鋪海底電纜至香港。香港政府當然要報請英國,中澳的總經理彭達 (John Pender) 早已從香港和上海的分行得知消息,寫信外交和殖民地部,建議否決華合的申請,並着北京和廣州大使阻止大北在中國陸地發展電報網。自始,彭達成為外交和殖民地部的幕後主持人,從他致函兩部的信件中,皆以中澳的利益為英國利益,毫不客氣。彭達順利否決華合的申請,但中國亦以牙還牙,否決香港至廣州的海底電纜,並不讓中澳在福州和上海的選址上岸。

何崑山是聰明商人,以唯一華人會員身份成功遊說香港總商會支持華合成立香港至廣州的電報網,並再次向港府申請牌照,但殖民地部的幕後主理人彭達當然反對,並促港府發牌中澳公司將香港電報纜經維港鋪至九龍,和命中澳在港代表向何崑山提出合作承辦香廣線。

爭取利益觸發「政經」事件

在中國,經英駐華大使的斡旋,中澳與中國電報局簽訂合約,只准海底電報纜在上海長江角 (Cape Yangtze)上岸,但上岸後必須連接中國電報局的陸路網,而這方法可應用到香港。當時中國電報局局長為盛宣懷 (字杏蓀),經李鴻章批准後,親自簽約。

何崑山的電報網已從廣州築至荃灣,再到九華村,於1883年7月9日開幕。開幕時邀得港督寶雲主持,每字只收5仙,另收1仙船費,即從九龍到中環的費用,待獲批牌照後取消。《香港電聞報》大讚設施是世界最平宜。港督寶雲即開行政局會議,一致贊成支持華合向英國索牌。寶雲以香港營商利益為論點,並附以總商會、傳媒和行政局的支持文件再向殖民地部翻案,若不再批准,要求解釋。彭達的港代表多次向何先生表示合作,但何以與大北的合約作婉拒,彭先生已不高興,再收到寶雲翻案,更大怒,指令殖民地部除不許發牌外,並命港督影響華合與中澳合作。其實大北亦同樣獲港府批准將香港電話線經維港伸至九龍,彭先生因而出此下策。11月,盛杏蓀到港,與何崑山討論中國電報局購買華合一事,好等完成中澳與中國電報局的合約。1884年1月23日,中澳與中國電報局在深水埗邊界以北85呎築成聯合辦事處,開始香港至廣州的電報服務。

在事件中,各公司皆爭取自身的最佳利益為目標,將商業升至政治層面,「政經」因而不可分割。小小的香港殖民地,領導人寶雲亦以香港的利益出發,不畏強權,不論中西,向終主國翻案,雖不成功,已盡人事。何崑山雖打好與港府和商人的關係,又巧妙地合法開業,但無奈敵不過政權,出售華合給中國政府。

香港大學中國歷史碩士同學會副會長                   馬冠堯

  (本文曾於2014年2月《星島日報》「根本月報」專欄刊登,並由「國史教育中心(香港)」授權「知史」發佈,特此鳴謝。)

Im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