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香港的電視台幾乎不再拍攝歷史題材的電視劇,這與電視台政策、觀眾口味和編劇人才的缺乏有一定的關係。在過去三台或兩台並立的年代,各台均拍攝相當數量的歷史題材電視劇,內容雖非全符史實,但對普及觀眾的歷史知識和促進學生進一步探索歷史的動機大有助力。本文以亞洲電視(亞視)的《滿清十三皇朝》為例,探討香港電視歷史劇的特點及其教育功能。
亞洲電視(1982至2016)及其前身麗的電視(1957至1982)曾拍攝不少膾炙人口的歷史劇,如《三國春秋》(1976)、《李後主》(1978)、《少女慈禧》(1983)、《武則天》(1984)、《秦始皇》(1986)、《西施》(1986)、《成吉思汗》(1987)等,但論結構的宏大完整、牽涉時間之長,則非《滿清十三皇朝》一劇莫屬。該劇共162集,縱貫341年史事,上起1583年努爾哈赤以十三副遺甲起兵,下迄1924年宣統帝溥儀被逐離紫禁城。全劇分別在1987、88、90、92年分四輯播放,其中努爾哈赤佔21集,皇太極、順治各12集,康熙23集,雍正10集,乾隆20集,嘉慶、道光、咸豐、同治各10集,光緒20集,宣統4集。
《滿清十三皇朝》演繹了清朝(包括其前身後金)十二帝十三朝的史事,概括了主要史事,各種人物,無論賢愚賤不肖,紛紛登場。全劇拍得有條不紊,人物的描述恰如其分,觀畢可粗通清史脈絡。最多觀眾提出的問題是:為何滿清只有十二帝,卻有十三朝?這是因為皇太極繼承後金汗位後以「天聰」為年號,改國號為清後則改元「崇德」,因此是一帝兩朝。另一說則為攝政王多爾袞死後獲追尊「成宗義皇帝」(後又被削奪),因此多增一朝。劇中雖無明確解釋,但當時部分學生追問中史科老師後得到答案,可見此劇的教育功能。此外,該劇並不終結於清室退位而是下延至1924年,一方面符合史實,在《清室優待條件》下,溥儀得以在紫禁城內保留尊號,如此安排可向觀眾介紹宣統「小朝廷」的歷史。另一方面造就有戲可演的機會,如此則能安排成年演員飾演宣統,否則十三皇朝便名不符實了。
敘事方面,該劇演繹了十三朝大事,大多基於史實,但為了添加娛樂,也加插了不少野史和傳說,如孝莊下嫁多爾袞、雍正奪位、呂四娘刺殺雍正、乾隆是漢人、福康安是乾隆私生子等,甚至有虛構的情節,這些都是電視劇難免的通俗元素。加入這些元素固然會誤導觀眾,另一方面卻激發學生的好奇心而翻書追查真相。此外,劇中也有一些既符合史實,也讓觀眾感到趣味或心生好奇的情節,如大學士曹振鏞教導道光帝從大臣的奏摺中挑出錯別字以建立威信、太監安德海娶妻等。另一方面,情節處理方面是重內政而輕外事,尤其是道光朝以後,除了鴉片戰爭以較多情節呈現外,英法聯軍之役、越南之役、甲午戰爭等均以廷議或對話方式交待。這點不難理解,因為拍攝這些戰爭場面的成本是難以負荷的。
敘事論人客觀是該劇一大優點,沒有明顯的滿漢立場。例如劇情雖呈現了雍正帝的殘酷,卻也透過事實和官民之口道出他是勤政愛民的「好皇帝」。肅順雖以反派形像出現,卻也肯定他用人不分滿漢之功,尤其強調他提拔了曾國藩。另外如李鴻章,並沒有在簽訂喪權辱國條約方面醜化他,反而描述他在馬關訂約時為清廷力爭,此外還有反對利用義和團等事。
看歷史劇的最大收穫是能夠認識更多教科書以外的史事、人物和各人的關係,而且記憶更為深刻。例如了解嘉慶朝事蹟、宣統小朝廷四大太妃之爭等事的人不多,看了該劇自能了解。人物如清初的鄭親王濟爾哈朗、康熙朝大學士索額圖和明珠、雍正朝大學士馬齊、乾隆朝軍機大臣傅恆、宣統小朝廷端康太妃在劇中的戲份頗多,給觀眾留下深刻印象。人物關係方面,例如年羹堯妹是雍正的貴妃、傅恆姐(劇中誤為妹)是乾隆的皇后、慈禧妹是醇親王奕譞的福晉、端康太妃(光緒時為瑾妃)是珍妃的姐姐等關係,觀畢此劇均可牢記,後來研究歷史時自會多加注意。
整體而言,全劇以努爾哈赤、皇太極(含兩朝)、光緒四朝拍得最為出色,再現了努爾哈赤的恩威並施、皇太極的雄才大略和滿漢一體、光緒帝有治難伸及其與珍妃的愛情悲劇,令人印象深刻,並引發對某些細節的追尋。
《滿清十三皇朝》是一部雅俗共賞、完整改編自清史的長篇電視劇,可謂香港編劇、製作人員和演員的智慧結晶,打破了迎合觀眾口味的編劇慣例,有助激發學習歷史的興趣,在香港電視史上意義非凡。
香港大學中史研究碩士課程同學會會員 梁勇博士
(本文曾於2020年5月《星島日報》「根本月報」專欄刊登,也曾在《根本集》(八)刊登,並由「國史教育中心(香港)」授權「知史」發佈,特此鳴謝。)
圖片:《滿清十三皇朝》劇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