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大學文學院開設的「中國歷史研究」文學碩士兼讀課程,由香港大學榮休教授、前中文系講座教授兼系主任趙令揚教授於上世紀七十年代初籌辦成立。學員在兩年學習期間,需進行獨立研究,撰寫畢業論文。畢業同學十分珍惜他們在研究過程中所作出的努力,自發地把他們提交的畢業論文撮要結集,出版成《根本集》。其後,星島日報為此特闢專欄,亦以「根本集」為名,每月一篇,由課程同學或歷史研習者輪替執筆,成果匯篇成書,至今已出版 7 集。7 本結集顯示了作者對歷史的愛好、對學術的熱誠、對推動國史研究的承擔,和對修讀課程期間學習經歷的珍惜。

港幣 60 元 / 本
Image

戰前香港舉債興建基礎建設初探

戰前香港舉債興建基礎建設初探

一戰前

港督軒尼詩 (John Pope Henessy) 在任時與醫官和量地官,對解決香港衛生問題存在很大分歧。1882年,殖民地部為了解情況,聘請英國衛生工程專家翟維克 (Osbert Chadwick) 到港視察,並寫下改善香港衛生報告書。港督匯同行政局獲殖民地部支持,落實報告書的建議,如成立潔淨局、改善城市污水渠和供水系統等。那時港府的財政未有大量盈餘,何來巨額金錢改革社會基礎建設?因此在1885年,港督寶雲 (George Bowen) 大胆嘗試貸款興建基礎建設,舉債10萬英鎊。由於本地商人欲在本地舉債,但英國債券市場成熟,在投標制度下,可獲得更低的利息,因此要到1887年才發行債券,利息每年4厘。

隨著基礎建設要更多金錢的時候,遮打 (Paul Chater) 亦提出中環填海計劃,需要大量的金錢改變社會面貌。1893年1月,政府立法貸款20萬英鎊用於公共建設,包括海堤填海計劃、中環街市、屠房、擴建監獄工程,以及改善供水、清水和污水系統計劃。雖然全體非官守議員反對,政府在官守議員投票的優勢下,法例強行通過。這顯示出當時貸款確是一件非常審慎的事,所以非官守議員作出嚴謹和保守的反應。這次債券的利息每年3.5厘。

1905年10月,政府落實九廣鐵路計劃,建造費用是「天價」,亦要通過貸款條例,在英國發行200萬英鎊的債券,這次債券的利息也是每年3.5厘。

一戰後

一戰後,香港大部份基建是以收入维持支出,未有借貸,直至1927年。期間香港經歷機工、海員和港省罷工,又逢中國動盪和世界經濟衰退,基本上是沒有任何經濟能力大搞基建。為何在這期間,香港世界級的基礎建設一個又一個地出現?港督金文泰 (Cecil Clementi) 在1927年的財政預算案上,解釋是為了安定本地商人的信心,是時候大搞現代化基建,營造一個利商的華洋環境,為香港下一代而建設。雖然筆者仍未找到檔案,這是否與英國經濟學家凱恩斯 (John Maynard Keynes) 倡議的財政政策有直接關係,但凱氏認為在經濟大蕭條時,政府應該加大開支,例如搞大型基建。在那期間,英美經濟政策深受他的學說影響,估計殖民地部開綠燈也與此有關。時至今天,亦有不少國家採用他的財政和貨幣政策。

金文泰亦解釋了香港過去貸款創造基建的時代只是短暫,而還款能力有目共睹,况且一戰後大部份基建是以收入维持支出,未有借貸,計畫舉債3000萬元。舆此同時,定例局亦通過法例舉債,先發行500萬元,作為興建城門水塘、啟德機場及海口發展,和一些公共工程如薄扶林 (後稱瑪麗) 醫院等。債券分別於1927和1928年發行,年息6厘。1933年贖回後,改年息4厘。

1934年,政府再加大力度舉債2500萬元,作為香港仔水塘、城門水塘、大潭篤引水道、汽車渡海小輪、赤柱監獄、啓德機場發展、批發市場、中環街市、紅磡無線電發射塔和贖回一些之前的登記股份。這次是香港史上第一次最大額的舉債,債券的利息每年3.5厘。

小結

一戰前,政府舉債是有目的,如改革衛生環境和興建九廣鐵路等龐大工程。但一戰後,為了營造信心給商人和挽救疲弱的經濟,政府就大力舉債興建現代基礎建設,如城門水塘的北水南輸港島、香港仔水塘開闢新供水點;興建啟德機場及設施,讓航空交通走上世界水平;建現代化醫院、監獄、街市和零售市場;在紅磡建無線電發射塔,協助無線電發展,增加資訊的速度;建汽車渡海等設施貫通海陸交通,將香港島和九龍點到點連結。

加上香港和九龍電力公司擴充供應電源,和無線電資訊這些硬件,再配合中學開辦物理和化學等科目,輔以實用夜學,再進至開辦初級和高級工業學院,培訓本地技術人才。兩次大戰間的香港不如想像般平凡,而是充滿動力地走向世界城市現代化。

香港大學中國歷史研究文學碩士課程同學會副會長   馬冠堯

(本文曾於2024年4月《星島日報》「根本月報」專欄刊登,並由「國史教育中心(香港)」授權「知史」發佈,特此鳴謝。)

 

圖片:維基百科

Im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