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北伐竟與今日的鐵路有關?

諸葛亮北伐竟與今日的鐵路有關?

《中國歷史地圖集》 譚其驤

 

大家在日常生活中或多或少都應該接觸過三國演義,當中不乏耳熟能詳的故事,不知道各位讀者印象最喜歡是哪一個情節呢?是桃園三結義?三英戰呂布?還是空城計?筆者的話,感觸最深是諸葛亮六出祁山北伐的章回,明知不可為而盡力而為,令人感慨萬千,無奈那上方谷之雨,真乃天命,實在可惜。然《三國演義》,七分實事,三分虛構,史實上諸葛亮北伐非 「六出」祁山也。

 

諸葛亮「六出祁山」

據《三國志》記,諸葛亮北伐實際上只有五次。公元227年(蜀漢建興五年),蜀漢丞相諸葛亮上書《出師表》給後主劉禪,陳述出師伐魏的原因,表明收復中原、復興漢室的理想,以報答先帝知遇之恩。

 

公元228年春,諸葛亮興師北伐,翻越茫茫秦嶺,踏上武侯傳奇一生的最後一段路——「五出祁山」。

 

北伐之路,川蜀至故都——千里秦嶺的阻隔

秦嶺,現長一千六百公里,寬約三百公里,海拔達三千米,是自古是我國南北氣候的分界線 、地理上的南北分界線,也是長江流域與黃河流域的一個分水嶺,亦是三國時代蜀漢與曹魏多次相持的國界山脈。若從川蜀北伐,必須要翻過秦嶺,才可到達曹魏關中及隴西重鎮如天水、街亭、陳倉、祁山、五丈原以及故都長安。

 

諸葛亮以弱蜀攻強魏,還需每次從成都出發,將行軍糧草經由金牛道千里迢迢運往前線秦嶺戰場,遠望這看似遙不可及的茫茫秦嶺,步履為艱地前進,明知不可為而為之的氣魄實在令人動容,可惜始終無法成功。

 

孔明窮盡一生,復兩郡,敗張郃,退仲達,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終壯志未酬,於234年8月(蜀建興十二年), 殞落秋風五丈原,未能恢復漢境,蜀漢領土始終無法越過秦嶺。

 

今日之路,西成鐵路——打通秦嶺阻隔

時至2017年12月6日,西成高鐵全線通車,是為第一條穿越中國南北分界線秦嶺的高速鐵路。鐵路南起四川成都,一直北上,經川蜀盆地、大巴山區、漢中平原、秦嶺山區、關中平原,終達陝西西安(古長安)。

 

沿線多個城市

  • 西安,漢舊都長安。
  • 漢中,蜀漢軍事前沿北伐基地,曾為諸葛亮丞相府,諸葛亮開府治事。
  • 成都,蜀漢首都,劉備自公元221年稱帝建都於此一直為蜀漢都城。
  • 沿途還會經過阿房宮、劍門關、江油及綿陽等著名地點。

 

成都至長安,正正是諸葛亮走了一生卻始終未能走完的道路。

 

「固定」票價的意義

國內的高鐵票價都會因不同情況有所變動,惟西成高鐵的普通座全程票價「固定」為263元,你知道原因嗎?

 

公元263年,曹魏鄧艾成功偷渡陰平攻入蜀地,劉禪投降,這個經歷過劉備、諸葛亮及姜維等人苦心維持的蜀漢政權宜告滅亡,「263」元便是紀念蜀漢滅亡的年份而設的。

 

丞相啊,過去您年年行的路,一生也走不到的長安,現在可以很方便到達了。今日從成都出發,只需約一個時辰(三個多小時)便到長安了,您再也不用忍受千里奔走之苦了,真希望您能搭上一次,望向窗外,看看那青山,看看那綠水,看看那稻田,看看那農夫。經過您走過的足跡,回顧您一生的奮鬥,在世間心中留下烙印,實在感慨萬千!

 

先生,辛苦了。

 

作者﹕Alan Yeung

Im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