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禁城裏那麽多名貴手串,最後都去哪了?

紫禁城裏那麽多名貴手串,最後都去哪了?

眾所周知,清朝皇宮貴族極愛手串,這種喜愛不僅表現在日常把玩、裝飾中,還用在朝服、祭祀上,甚至在清朝典制規定中有大量篇幅是和珠串有關的。

因此可以說,珠串文化在清朝發展至極。不論是材質、形制,還是搭配、用途、數量,都在這一時期發展到了頂峰。

然而,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曾明確說過博物院藏品具體數量——1862690件。這其中陶瓷類35萬件,書畫15.7萬件,銅器1.5萬件……

珠串類藏品有多少件呢?——沒幾件。

何故?

今天咱們就來談談這事。

.手串的歷史

一種觀點認為,手串起源於古印度人纓珞鬘條纏身的風尚,沿襲後世,逐漸演變而成。

雖屬一家之言,但手串源於佛珠卻是公認的,手串最早出現在我國文獻裡,也是在佛教興盛的唐宋年間。

如《校量數珠功德經》記載:若菩提子為數珠者,或用掏念或但手持,數誦一遍其福無量。

再如宋人張伯端《采珠歌》中寫道:佛珠還與我珠同,我性即歸佛性海。

當然我們也可以看到,當時人玩佛珠,主要還是抱著一些宗教福報方面的目的。

如《舊唐書》中的李輔國就是典型例子:輔國不食葷血,常為僧行,視事之隙,手持念珠,人皆信以為善。

這種狀況在清代發生了改變,清人用一整套完整的戴串禮儀規範取代了宗教的意義,也讓手串的發展迎來了巔峰。

.清代手串

其實早在努爾哈赤、皇太極時期,就已經開始奉行支持藏傳佛教的政策,皇帝不止經常把佛珠賞賜給屬下,各級官吏將領也常把佛珠當作禮品進貢到上面。
到了乾隆時期,佛珠和廟堂的關係愈發密切,這也讓它具有了另外一層意義,變成一套具體翔實的禮儀規範。

據《欽定大清會典》記載:

皇帝朝珠,用東珠一百有八,佛頭、紀念、背雲、大小墜珍寶雜飾惟宜。

惟祀天以青金石為飾,祀地珠用蜜珀,朝日用珊瑚,夕月用綠松石,雜飾惟宜。絛皆明黃色。

可見清朝時期,朝珠的製作和佩戴十分華美講究,實為我國手串文化之巔峰。

清皇室的手串情緣不僅影響着朝廷禮儀服飾,也同樣融入到後宮女眷的日常服飾中,宮廷手串因此應運而生。

比如這條翠十八子手持就是其中佼佼者,它被藏于故宮博物館珍寶館內,並在清宮珠串資料中很是常見。

紀曉嵐《閱微草堂筆記》中寫道:雲南翡翠玉,當時不以玉視之,不過如藍田乾黃,強名以玉耳,今則為珍玩,價遠出真玉上矣。

可見,當時宮廷手串,絕對都是以最昂貴的材料,和最講究的制式造成。

何以今日故宮中,宮廷手串卻僅剩幾條呢?

.手串都去哪了

手串都去哪了?答曰:它們都被清朝末代皇帝愛新覺羅·溥儀賣了。

溥儀從北京故宮中盜運出的珍寶、古玩、金銀器皿數量不少。

主要也是當年政府財政困難不給發錢,為了補貼「小朝廷」的開支,這貨只能經常性倒賣故宮中的珍寶古玩變現。

1924年溥儀被馮玉祥趕出紫禁城的時候,也以攜帶生活用品、首飾為名攜帶了大量的珠串玉器出宮。

其堂弟溥佳曾回憶說:溥儀出宮的前兩天,我們趁養心殿無人的時候,從保險櫃裡取出些便於攜帶的珍珠手串等物,準備帶出宮去。

其中,若論及最便於攜帶的文玩形式,自然就是手串了。

於是,當年的許多清宮珠串們,大都因此「流落」人間,如今各大拍賣行,也經常會見到紫禁城流出的手串的身影。

而它們高昂的價格,也側面證明著手串藝術本身的生命力。

在歷史上,手串從佛教文化的修行法器,到清王室必備的禮儀規範,再到今天,脫胎為我們文玩人修身養性的樂趣,背後的內涵變化不可謂不大。

但在這個過程中,唯一不變的,卻是手串作為藝術形式的代代傳承,生生不息,或許這便是手串文化本身的魅力吧。

文章出處:文物寶庫微信平台

Im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