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蜜腹劍」比喻一個人嘴上說得好聽,事實上內心險惡,處處想陷害別人。最初出自王仁裕《開元天寶遺事.肉腰刀》:「李公雖面有笑容,而肚中鑄劍也。」後來《資治通鑒》中寫道:「世謂李林甫『口有蜜,腹有劍』。」成為了大家熟悉的成語。
到底李林甫(683-753年)做了什麼,才會有如此負面的評價呢?李林甫出自李唐宗室,雖然他的家世不算太顯赫,但是憑著皇室血脈和依附身為秘書監的舅父姜皎,李林甫很快就在宮中站穩陣腳,開始逐步向上爬。在唐代科舉選材的制度下,在宮廷中有不少真才實學之士,李林甫雖然也略通字畫,但是學識上遠遠比不上。但是論拍馬屁、耍心機的實力,卻是冠絕官場,他用盡方法結交了所有唐玄宗的親信宦官和妃子們,經常注意打聽皇帝的消息。只要他知道玄宗打算要作一件什麼事,就會馬上去做,一切都以滿足皇帝為先。等到玄宗向他提起時,他已經做好了。所以玄宗很喜歡他,認為他很能幹。逐漸就爬上宰相之位,並一做就是19年。
雖說李林甫做到宰相,有權有勢,但是他還是十分忌憚那些有才能的人。於是,就經常用計陷害他們。例如當時左丞相李適之性情疏率,李林甫就故意對他說:「我聽說華山出產黃金,如果能大量開採,就可以富國裕民,可惜皇上還不知道。」轉個頭,李適之就真的向玄宗報告華山有產金的事,而且建議早日開採,以裕國庫。殊不知,此時李林甫說:「這件事我早知道了,因為華山是帝王之氣所集中的地方,如果開採的話,怕會對皇室不利,所以我考慮了很久,還沒有敢向皇上報告。」
不過,除了挑撥離間、阿諛奉承外,被後世稱為「奸臣」的李林甫是否真的一無是處呢?哪倒未必。其實李林甫在任期間,曾經大力整頓冗官現象,編訂《長行旨》改革地方財政,又在京師設置常平倉解決長安長期的缺糧情況,編訂《唐六典》等。雖說不是什麼大事,但是至少辦事並無疏漏,謹慎落實。《舊唐書》就有評價到:「每事過慎,條理眾務,增修綱紀,中外遷除,皆有恆度。」只不過,李林甫其人不但心胸狹窄,還如此攻於心計,導致不少有能之士都無法獲得重用。難怪死後,落得如此臭名。
作者:知史團隊,原文刊登日期:2020年7月8日,現為刪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