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箏,古時稱「鷂」,北方則稱之為「鳶」。
清明時節,中國人有放風箏寄託哀思、懷念故世親友的習俗。民俗學家認為,風箏就是起源於中國先人以風箏傳言故去親友的習俗。那麼,風箏究竟是誰發明的呢?它最初的作用就是為了寄託哀思嗎?
現在的風箏基本是竹為骨,紙為肉,而中國最早的風箏則是用木材製作的。
相傳,春秋戰國時期,東周哲人墨翟在魯山,也就是今山東濰坊境內,「斫木為鷂,三年而成,飛一日而敗」。墨子花了三年時間製造出了世界上第一隻「風箏」。
民間也傳聞說製造出第一隻風箏的人是魯班。
據說,最早的風箏並不是玩意,而是一種軍用工具。相傳,古時有一名將軍包圍了敵方的王宮,並利用風箏測量出了宮牆與自己軍隊的距離。唐代晚期,因為有人在風箏上加了琴弦,風一吹,風箏就發出像古箏那樣的聲音,於是就有了「風箏」的叫法。
現在風箏製作工藝精良,形象多種多樣。素有「風箏之都」的濰坊,其風箏更是精美無比、琳琅滿目,堪稱一大奇觀。
作者:知史團隊,原文刊登日期:2018年6月14日,現為刪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