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和魏徵,是中國古代君臣關係的典範和榜樣。魏徵直言敢諫,而唐太宗則虛心納諫。魏徵去世後,唐太宗痛哭失聲曰:「以銅為鑒,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鑒,可以見興替;以人為鑒,可以明得失。吾常保此三鑒,內防己過。今魏徵逝,一鑒亡矣。」
但是,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魏徵屍骨未寒,唐太宗竟然下旨解除衡山公主和魏徵長子的婚約,甚至一怒之下親自砸掉魏徵的墓碑。這是為何?
先來看魏徵。魏徵最希望的是能夠遇到暸解並敢用自己的君主,而唐太宗就是這樣的人。但是,縱觀魏徵的一生,據《舊唐書》、《貞觀政要》等史料的記載,魏徵的諫奏一共達到了二百餘次,他有時更會犯顔直諫,甚至連唐太宗的私生活都要說上幾句。
再看唐太宗,他起用魏徵,是看重魏徵的才能和耿直的性格。但是,畢竟二人在經歷上以及政治地位上有著迥然的差異,很多情況下,魏徵是很難完全明白唐太宗的處境和想法。更何況皇帝也是人,也有自己的主張和愛,受到魏徵的屢次煩擾和阻止,即使他再「從諫如流」也會有無法忍受的時候。
終於,發生了導火線事件。魏徵臨死之前曾經向唐太宗秘密推薦杜正倫和侯君集,說他們有當宰相的才能。可是杜正倫、侯君集等人後來竟然因造反叛亂而被處以極刑,令唐太宗懷疑魏徵當初的動機。此時,唐太宗發洩心中積存已久的怒火,毀掉婚約,推倒墓碑。
不過後來,唐太宗在攻打髙麗受挫後,想起魏徵,不由得發出了「魏徵若在,不使我有是行也!」的長嘆,才領悟到魏徵的重要,令人將其墓碑重新立起。
作者:知史團隊,原文刊登日期:2019年1月14日,現為刪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