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知史

文天祥:時窮節乃見

文天祥:時窮節乃見

南宋末年,蒙古大軍橫掃全國。但是宋末三傑:張世傑、陸秀夫與文天祥三人帶領著官兵誓死抵禦外敵。當中文天祥在獄中寫下《正氣歌》。

文天祥可謂人中豪傑,他自幼飽讀詩書,18歲時就考獲鄉試第一名,20歲時參加殿試,所作的「御試策」切中時弊,宋理宗親拔為第一名。只可惜他的文學才華未有空間發揮,南宋當時面對著元軍的步步進逼,文天祥曾代表南宋前往談判,可惜談判不成。

1276年,元軍兵臨臨安,謝太皇太后抱著五歲的小皇帝宋恭帝投降。而文天祥帶著南宋官兵在東南一帶抗戰,曾經短暫攻取贛州一帶。1278年,文天祥率軍退往潮陽縣,沒想到元軍派出名將張弘范追擊,至五坡嶺時戰敗。文天祥吞下隨身攜帶的冰片企圖自殺,不過卻未死,僅昏迷過去。醒來後,張洪范希望文天祥能寫信招降張世傑,沒想到文天祥寫出《過伶仃洋》,當中「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表達出視死如歸的豪氣。

回到元大都後,文天祥被關押在北京府學胡同。1279年,宋亡,文天祥仍然堅守自己作為南宋遺臣的風骨,在給妹妹的信中寫道:「人誰無妻兒骨肉之情?但今日事到這裏,於義當死,乃是命也。」並且在獄中作《指南後錄》第三卷、《正氣歌》等作品。忽必烈曾多次向勸降文天祥,更找來被俘的宋恭帝勸降。但文天祥依然不為所動,最終被斬首處死。

其實這首《正氣歌》多年來為不少人所傳頌,不止是「時窮節乃見,一一垂丹青」這句,「天地有正氣」一句也廣為傳頌。《正氣歌》一口氣列舉歷史上十二位義士的事跡,對生死的意義做出了很深入的探討。文天祥一生忠於自己國家,確確實實體現了「時窮節乃見」的意義。

作者:知史團隊,原文刊登日期:2020年1月2日,現為刪節版。

Im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