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知史

「秋後算帳」這句讓人聽了害怕的話,暗指什麼?

「秋後算帳」這句讓人聽了害怕的話,暗指什麼?

秋天是一個收穫的季節,遍地金黃,果實累累。「稻花香裏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遇上秋後農作物收割,有了經濟收人,那麼在這一年中欠下的費用就可以在秋後算了。再說北方的農作物每年只耕作一次,秋後到春初這個時間段比較長,有大量閑餘的時間,而其他時候農民都是比較忙的,對於一些不太急或不需馬上處理的問題就習慣到秋後再解決。

這些情況大概是民間慣於秋後算帳的緣由。但這句話在現在很多場合裏說出,又是帶有威脅的意味。原來,這個說法蘊含的是新帳舊帳一起算,最後清算總帳的意思。它來源於明清秋後斬殺犯人的慣例,民間口頭相傳,便得出了「秋後算帳」的俗語。

有關「秋冬行刑」的記載,最早見於《左傳•襄公二十六年》。西漢創造「天人感應」學說的董仲舒認為:「天有四時,王有四政,慶、賞、刑、罰與春、夏、秋、冬以類相應。」天意是「任德不任刑」,「先德而後刑」的,所以應當春夏行賞,秋冬行刑。如果違背天意,就會招致災異,受到上天的懲罰。從此,「秋冬行刑」就被載入律令而制度化。

西漢行刑的時間在農曆九、十、十一、十二月。到了唐代,死刑執行的時間定在十、十一和十二月。「秋後問斬」一詞應該始於唐代。唐代這一規定一直為後世採用,直到清末。

選擇秋冬二季問斬,也有示警的考慮。農民在秋冬二季較為空閒,也方便地方官動員民眾觀看。當時除謀反等罪犯即時處死外,其他的死囚均待秋季霜降後至冬至前集中處理,並有強迫民眾觀看的做法。可見官府有秋後給死囚算帳(問斬)的規定。民間流傳的俗語「秋後算帳」是將問斬之意隱含在「算帳」這樣一個模糊詞語裏,所以一旦有人這樣說時,對方聽了,會感到害怕。

作者:知史團隊,原文刊登日期:2019年8月14日,現為刪節版。

Im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