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知史

古代軍隊打仗是如何準確傳達軍令的?

古代軍隊打仗是如何準確傳達軍令的?

   所謂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其實在幾千年的古代史上,打仗的年頭比和平的年頭一點也不少。不是在國內打,鎮壓農民起義,就是境外打,中原文明與遊牧民族幹。再不就是各個政權互毆。春秋戰國打了三百多年,楚漢爭霸打了四年,兩漢與匈奴打了幾百年,三國兩晉南北朝一直在打仗,隋末農民起義,隋唐與高句麗、突厥的長期戰爭,五代十國戰爭未斷,宋、遼、金、夏、蒙古之間互毆,蒙古人橫掃半個世界,明末與起義軍、滿清三方勢力角逐,清朝與準葛爾、俄羅斯的戰爭,清末與八國聯軍的戰爭。可以說,從三皇五帝到現在,歷史是在不同規模的戰爭向前緩步而行的。

  那麼,在沒有電話、電報、手機、雷達等近現代先進通訊設備的情況下,古代戰爭是如何傳達軍令的呢?

烽火戲諸侯反映的事實

  有一個典故名叫「烽火戲諸侯」,說的是西周的末代國王周幽王寵愛褒姒,但褒姒不喜歡笑,於是他想到了一個哄褒姒笑的辦法,就是假裝有敵人進犯,命令點燃烽火。各諸侯聞訊趕來救駕,卻發現是個周王的騙局。褒姒倒是看着亂哄哄的諸侯笑了,但周幽王也因此失去了烽火台的公信力,最後導致亡國。

  古代沒有現代化的通訊工具,烽火台便是傳遞資訊的手段。白天以狼煙為號,晚上舉火為號,可以達到示警的作用。三國時期關羽進攻曹魏之前,就是利用烽火台防犯東吳背後下刀子的。可惜的是,東吳沒有選擇正面進攻,而是白衣渡江,裝做商人突然襲擊,因此負責看守烽火台的士兵沒有來得及點燃烽火就被繳械了。

  從周朝到清朝,烽火台一直發揮着軍事上的傳遞資訊作用,萬里長城上就建了許多烽火台,三千年裏一直有士兵把守。長城現在只是一個觀賞功能,但在古代,那可是守衛國家的屏障,重兵把守的。

驛站傳令兵肩負的使命

  自商周時期,國家就設置的專門的驛站負責傳遞資訊。沒有電話、電話、手機,只能靠人工傳遞資訊了。在中國的郵差也有三千年左右的歷史了。如果趕上特別緊急的事件,那就是「八百里加急」郵件,需要驛卒一站一站地送,馬累了更換馬匹。闖王李自成在起義之前,就是一名驛卒,因為下崗失業才造了反。

  古代的驛站肩負最重要的使命,沒有他們,就無法做到資訊的上傳下達。「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就是說的驛卒為給楊貴妃送鮮荔枝,不知累死幾匹馬、幾個驛卒,才哄得紅顏一笑。安祿山造反,朝廷六天時間裏就得到了消息。宋朝時岳飛一天之內收到十二道金牌,也是驛卒從朝廷通過驛站傳達過來的。而敵人為了截獲情報,一般也是打驛站的主意,通過殺死驛卒得到需要的情報。與其他通訊方式比起來,驛卒傳遞資訊,是最安全、保險、快捷的通訊方式。

令旗、戰鼓等的現場指揮

  現場指揮,指揮官是如何處理的呢?《荀子·議兵》中說:「聞鼓聲而進,聞金聲而退。」,這是說的用鼓和鑼指揮戰爭。實際上,在古代的軍事指揮中,不只限於鼓和鑼,還有許多種配套措施,幫助指揮員現場指揮。

  第一設置專門的傳令兵,主帥發佈命令,有時是層層傳達,有時是臨陣通過傳令兵騎着馬在軍隊中來回奔走大聲喊出重複主帥的訓話,從而達到上傳下達的效果。

  第二是令旗和軍旗,令旗配備專門的令旗兵。我們看三國時期黃忠陣斬夏侯淵,就是根據法正的令旗指揮抓住時機的。宋朝時穆桂英大破天門陣,最後就是將令旗兵幹掉,大陣不攻自破。令旗兵根據主帥的指示,用旗語指揮,這從古代到現代一直在用。另外,各種部隊的分別,也是通過軍裝和軍旗區分的。軍旗上寫着將帥的姓氏,或者國家的號,或者軍隊的號,或用顏色標識加以區分。

  第三就是我們所說的擊鼓鳴鑼,擊鼓代表前進殺敵,「鼓聲大作、擂鼓助威」,都是說的這個意思。而撤退時則「鳴金收兵」,一敲鑼就代表不打了,全軍撤退。

  第四指揮官利用「偵察兵」收集情報,古代叫「斥侯」。偵察兵和通迅兵(傳令兵)是主帥的左膀右臂,一個負責收集情報,一個負責下達指示,相互配合,達到實現主帥下達的戰略意圖。

  第五是號炮,中國在世界上最早發明了火藥,號炮在戰爭中的應用,最早是號炮。就象現在在天上放一個「二踢腳」,起到信號炮的作用。我們常聽到評書中說「三聲炮響」,代表出兵。其實信號炮有許多種意思,一響是什麼,二響是什麼,三響是什麼。士兵通過號炮採取行動。

  第六是號角。也叫衝鋒號。這是和敲鼓起一個作用的。但號角比起大鼓來說更為攜帶方便。號角兵拿着號角吹,可以激勵士兵們勇猛向前。

  第七是嘶吼。成千上萬的人共同喊一個字,可以起到排山倒海的作用。我們常常在影視劇中看到了,成千上萬的軍人齊聲喊「殺」,這陣勢足以嚇倒敵人。帶隊的指揮官帶頭喊出一個字,成千上萬的士兵跟着喊,也是現場指揮的方式之一。

  在古代沒有現代化的通迅工具前提下,將帥們通過各種方法克敵制勝,著名的曹劌論戰,就是曹劌根據旗、鼓以及敵人的隊型現場分析指揮取得勝利的。隨着時代的進步,通訊工具的發明,指揮官有了更多的分析敵情和下達指示的輔助,使戰爭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

本文由「歷史春秋網」授權「知史」轉載繁體字版,特此鳴謝。

Im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