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知史

商紂王曾經很偉大

商紂王曾經很偉大

   商紂王無疑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暴君,是他發明了炮格之刑——讓受刑者赤足在燒紅的銅柱上行走,下麵是熊熊大火。受刑者十之八九墜入大火被活活燒死。是他不聽比干要他行善的勸諫,反而說:「我聽說聖人的心有七竅,我倒要來看看。」於是殺了比干,掏出他的心臟。也是這位暴君囚禁了另一位王子箕子。

  商紂王還是一位淫亂之王。《史記》記載,他「好酒淫樂,嬖於婦人。愛妲己,妲己之言是從。」他讓師涓「作新淫聲,北裡之舞,靡靡之樂。」從老百姓那裡收取沉重的稅賦,金錢塞滿鹿台,糧食堆滿巨橋,又從天下收取狗馬奇物,充實宮室,收取野獸蜚鳥放滿沙丘苑台。他最大的樂趣在於沙丘,以酒為池,懸肉為林,「使男女裸相逐其間,為長夜之歡。」

  商紂王如此罪惡行徑在中國的啟蒙歷史教本上早有記載,但是沒有讀過《史記》的人很少知道,就是這位罪惡之人曾是一偉大之人。《殷本紀》記載:他天資聰明,思維敏捷,辨識快速,只要是聽過的見過的都能極快地反映出來。他不但智力超過一般人,而且力大無窮,雙手能與兇猛的野獸格鬥,更是一般人所不能比。(帝紂資辨捷疾,聞見其敏;材力過人,手格猛獸。)如此智力和體力都十分發達之偉人,在當時可以說是「絕無僅有」了。正是這位偉大之人自以為知識太多了,誰也不能超過他,足以拒絕任何一個對他勸諫的人;語言雄辯能力太豐強了,足可以掩飾自己的任何不是。(知足以距諫,言足以飾非。)商紂王越來越自我膨脹,認為自己了不得,天下所有人臣的能力,所有發出的聲音,都在自己之下。(矜人臣以能,高天下以聲,以為皆出己之下。)其實這個狂徒此時正在一步一步走向自己的反面。

  商紂王最後的結局是,牧野之戰大敗而逃,穿着他的寶玉衣,登鹿台,赴火而死。炮格的火刑是他發明的,最後「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落得個遺臭萬年的可恥下場。

  世界上的任何事情都處在變化之中,沒有一層不變的東西。最有本事的最偉大的人,可能變成罪大惡極之人。因為他時時想到自己的偉大,了不得,於是目空一切,力圖主宰一切,此時就為走向自己的反面準備了條件。「知」當然是件好事,卻變成了足以拒諫的理由;能「言」更是好事,但卻用來專為自己的錯誤辯護。「黃金」很容易變成「廢銅」。這是一條歷史的辯證法。設若商紂王不是一個偉人,也許他的罪惡不會那麼大。因為他會覺得自己不如別人聰明,要聽取不同的意見;覺得自己沒有別人知識多,要向別人學習。

  歷史上的事實也總是驚人的重複。許多腐敗分不也有輝煌的過去嗎?警惕啊,真理再跨前一步就是謬誤,偉人與罪人只有一步之遙。沒有靜止的絕對的真理,也沒有不變的永恆的偉人。一切都在變化之中。

本文由「歷史春秋網」授權「知史」轉載繁體字版,特此鳴謝。

圖片:電視劇《封神榜》劇照

Im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