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知史

解讀民國女神林徽因:探尋林徽因的精神世界

解讀民國女神林徽因:探尋林徽因的精神世界

   芳華絕代的林徽因時刻給人以溫良典雅、光彩奪目的感覺!透過迷人的氣質,挖掘她內在的精神世界,我們發現:林徽因其實是一個極其悲劇的人物!

  她的內心充滿孤獨與無奈;特別是她沒能保護古建築而拒絕治療,抱憾而逝!她沒有很知心的女「閨密」。這是因為林徽因才藝太優秀超群,加之她個性直率而不討好人。不善於女人之間的應酬與周旋,必然受到女人的閒言碎語。林徽因不僅在女人群中是孤獨的;即使在世人的眼裏,她也是倍受誤解的。人們以為她與徐志摩、梁思成和金岳霖「三角戀」是何其的浪漫與豐富多彩,殊不知她情感充滿了悲劇的色彩!——她又不可能去一個一個地解釋。她只有把內心的孤獨與憤懣;把事業上的挫折和生活中的困頓,轉而通過文學作品和詩歌抒發出來。這與她少女時代的憧憬和浪漫情懷一樣,林徽因透過她的詩歌、散文、戲劇、小說等這些文學作品,向世人表達和抒發了她內心的精神世界。

  少女時代的林徽因也曾經天真浪漫過。她隨父林長民遊歷歐洲,情竇初開的她在寧靜如畫的康橋,結識了著名的詩人徐志摩並引發了一場刻骨銘心的愛情故事。儘管徐志摩不顧一切地瘋狂地追求林徽因,而她卻在感情與理智之間,選擇了梁思成。但她對徐志摩的情感依然保持著純潔。從她的詩歌《情願》中可以看出她內心的另一個精神世界。

  我情願化成一片落葉, 

  讓風吹雨打到處飄零; 

  或流雲一朵,在澄藍天, 

  和大地再沒有些牽連。 

  但抱緊那傷心的標誌, 

  去觸遇沒著落的悵惘; 

  在黃昏,夜半,躡著腳走, 

  全是空虛,再莫有溫柔; 

  忘掉曾有這世界;有你; 

  哀悼誰又曾有過愛戀; 

  落花似的落盡,忘了去 

  這些個淚點裏的情緒。 

  到那天一切都不存留, 

  比一閃光,一息風更少 

  痕跡,你也要忘掉了我 

  曾經在這世界裏活過

  林徽因從歐洲遊歷回來後,仍在培華女子中學就讀。林長民帶著林徽因、表姐妹孟琦、曾語兒參加「新月社」舉辦的燈會、書畫和演劇等活動。「新月社」由徐志摩和胡適、梁啟超等人在北京創辦的社團組織。是根據印度詩人泰戈爾的詩集《新月集》而得名。不久,印度詩人泰戈爾應邀來華訪問。林徽因以其流利的英語水準擔任泰戈爾的翻譯。她與徐志摩出演了泰戈爾的《齊拉德》詩劇。林徽因以維妙維肖的表演和清新流暢的英語臺詞,令四座傾倒,驚為天人!在徐志摩的指導下,她開始發揮詩人的天賦和文學的才能。據說,泰戈爾在訪華期間,還極力幫助徐志摩向林徽因示愛。但林徽因非常理智地婉拒了。

  徐志摩眼看追求林徽因無望,後來與陸小曼結婚。但婚後爭吵不睦而離異。徐志摩對林徽因的愛依然如故,在徐志摩的鼓勵、影響下,林徽因移居北平西郊香山養病期間,開始了詩歌等文學創作。徐志摩幫助她發表了一些詩作。正是因為她有了這些詩作,給了我們探究她內心世界的視窗。我們通過這些「心靈的視窗」,可以看到林徽因複雜的內心情感。比如她創作的小詩《那一晚》中,我們讀出了那段令人心酸的感情——

  那一晚我的船推出了河心,

  澄藍的天上拖著密密的星。

  那一晚你的手牽著我的手,

  迷惘裏星夜封鎖起重愁。

  那一晚你和我分定了方向,

  兩人各認取個生活的模樣。

  到如今我的船仍然在海面飄,

  細弱的桅杆常在風濤裏搖。

  到如今太陽只在我背後徘徊,

  層層的陰影留守在我周圍。

  到如今我還記著那一晚的天,

  星光、眼淚、白茫茫的江邊!

  到如今我還想念你岸上的耕種,

  紅花兒黃花兒朵朵的生動。

  那(哪)一天我希望要走到了頂層,

  蜜一般釀出那記憶的滋潤。

  那(哪)一天我要跨上帶羽翼的箭,

  望著你花園裏射一個滿弦。

  那(哪)一天你要聽到鳥般的歌唱,

  那便是我靜候著你的讚賞。

  那(哪)一天你要看到零亂的花影,

  那便是我私闖入當年的邊境!

  此詩發表在徐志摩編輯的《詩刊》雜誌。林徽因戀過徐志摩,難免越讀越像劍橋康河那一晚幽會的重現。徐志摩為了趕到北京聽林徽因演講而飛機失事,他真正做到了用生命詮釋對愛情的至死不渝!而林徽因呢?她對徐志摩的愛也極為深沉與悲壯!當聞知徐志摩從香港趕回北京聽自己的演講而飛機失事墜亡,林徽因悲痛萬分!由林徽因等人主持,在北平為徐志摩舉行追悼活動。隨後發表散文《悼志摩》。次年七月又作詩《蓮燈》、《別丟掉》、《雨後天》等。她把那塊徐志摩失事飛機的殘骸,決然地掛在自己的臥室牆上!這是多麼的痛苦無奈之情與刻骨銘心的懷念!

  後來,林徽因與梁思成去南方考察路過徐志摩的故鄉,停車幾分鐘裏,她下了車,在昏沉的夜色裏,獨自站在車門外,「凝望著幽黯的月臺,默默的回憶許多不相連續的過往殘片,直到生和死間居然幻成一片模糊,人生和火車似的蜿蜒一串疑問在蒼茫間賓士……如果那時候我的眼淚曾不自主的溢出睫外,我知道你定會原諒我的。」(林徽因《紀念志摩去世四周年》)。她與徐志摩結下的這份悲劇情感,是一段極其沉重而珍貴的情感!真的不忍心拿去作為茶餘飯後的「消遣」。

  大多數人都認為林徽因是時代的幸運兒,她的生活充滿了浪漫和幸福。但我卻從她的詩作中,讀懂了她的鬱悶、心酸和憂愁。我認為林徽因愛徐志摩,卻不能接受他的「多情」;他喜歡金岳霖卻無法擁有他;她對梁思成的愛,摻和了更多的是道義!——是她對梁思成的同情以及對梁啟超的感恩,特別是在她的父親林長民死後,梁啟超對她留學經費的支持和父輩的關照。我可以大膽地說:林徽因沒有真正擁有一個心愛的人,她沒有找到她此生的最愛!我們從林徽因《鐘聲》的詩作中,能感受到一個夜不能眠的女人內心的荒涼、孤獨與無奈——

  鐘聲

  斂住又敲散

  一街的荒涼

  聽——

  那圓的一顆顆聲響,

  直沉下時間

  靜寂的

  咽喉。

  像哭泣,

  像哀慟,

  將這僵黑的

  中夜

  葬入

  那永不見曙星的

  空洞——

  輕——重,……

  ——重——輕……

  這搖曳的一聲聲,

  又憑誰的主意

  把那剩餘的憂惶

  隨著風冷——

  紛紛

  擲給還不成夢的人。

  從這些詩作裏,我讀懂了她的憂怨。林徽因敏感地捕捉了生活中常有的而又被人忽略的半夜鐘聲,把人生中平常的一瞬間,營造出濃濃的傷懷氛圍,有著感人至深的意境。很有一種《夜泊楓橋》的蒼涼與傷感。林徽因不僅沒有找到她此生的真愛,甚至,在建築事業上,她也沒能最後保護北京古建築群。北京古城牆和古城樓相繼被拆,她為此而傷心痛哭,拒絕治療,英華之年,卻遺恨天國!我們無須掩飾太平,恕我直言:林徽因的人生,總的來說,是一個悲劇!

  林徽因像所有的懷春少女一樣,有過她對青春浪漫的憧憬和對甜蜜的愛情的期待。她那首《你是人間四月天》的詩作,以其清新、純樸、真摯的情感,風靡了大半個世紀,拔動無數的少男少女的心弦,也表現了林徽因極有天賦的文學才華。林徽因最為引人注目的創作特色是,她把建築學家的科學精神和作家的文學氣質揉合得渾然一體。她用詩的語言和文學的手法來寫建築領域的學術報告,使枯燥的學術論文充滿了生動的形象和詩情畫意。同樣的,她也把古建築的雕塑、塔簷、畫棟、風鈴等作為素材,用來創作文學和詩歌。顯示了林徽因獨特的風格和卓越的才華。

  林徽因堪稱民國一代女神的傳奇代表!在她傳奇的人生裏,金岳霖一直理智地陪伴著她,默默地關心著她,以致于金教授終生未娶。金岳霖面對林徽因與徐志摩的感情糾葛;面對林徽因與梁思成的婚姻,金教授都能理智地從哲學的高度來駕駛自己的感情。對於金教授這份深沉的愛,林徽因感動了!她極其苦惱地對梁思成說,她同時愛上了兩個男人,其中一個便是金岳霖。正當梁思成準備放棄對林徽因的愛情時,卻聽到金岳霖理智地對林徽因說「看來他才是真正愛你的,我不能去傷害一個真正愛你的人。我應該退出。」

  金岳霖的確是一位癡情的人,但他以哲學家的理智,選擇了成全——成全了林徽因與梁思成的婚姻。林徽因永遠不會知道,在她死後多年,許多人已經淡忘了她的時候。一天,金岳霖鄭重其事地邀請一些至交好友到北京飯店赴宴,眾人不知他所請為何。開席前,金岳霖才鄭重地說:「今天是林徽因的生日!」頓時舉座感歎,唏噓再三。由此可見金岳霖對林徽因的感情之深,非一般世俗之人所能理解。

  從金岳霖、徐志摩和梁思成對林徽因的一往情深,可以看出林徽因不僅僅是因為才藝和美貌令人著迷,更重要的是林徽因內在的思想品質和精神世界散發著無窮的魅力。這些魅力,通過她的言談舉止和詩歌、散文、小說等文學作品表現了出來。或者說林徽因是運用了文學和詩歌等文藝形式,巧妙地抒發了她的思想情感,構建了她的精神世界。

  林徽因的個性非常鮮明,她的一生正如空中的閃電一樣,短暫而耀眼!正如美國著名學者費正清曾如此形容這位氣質如蘭、風華絕代的奇女子:「林徽因就像一團帶電的雲,裹挾著空氣中的電流,放射著耀眼的火花。」

  林徽因外表俊秀、纖柔,而內心熱烈奔放、性直、口快,堅強。林徽因這些鮮明的性格特徵,使她具有良好組織能力和社會感召力。與她交往密切的都是當時知識界的精英,如政治學家張奚若、經濟學家陳岱孫、邏輯學家金岳霖、物理學家周培源,無不是他們各自學術領域裏的泰斗人物,就不必說胡適、沈從文、葉公超、朱光潛……

  意志堅韌的林徽因給孩子們的教育也多為英雄氣節的古詩文。抗戰時期,林徽因對孩子們說:「我們希望不打仗事情就可以完,但是如果日本人要來占北平,我們都願意打仗,……我覺得現在我們做中國人應該要頂勇敢,什麼都不怕,什麼都頂有決心才好。」當孩子問若是日軍打入四川而大家都沒有退路怎麼辦?林從容地答到:「中國念書人總還有一條後路嘛,我們家門口不就是揚子江嗎?」林徽因嬌柔的外表下,隱含著如此的剛強和堅毅,如同那些在前線浴血奮戰的英勇將士。

  林徽因的堅強性格還表現在於戰亂的環境中,堅持構建中國現代建築學科。在戰時的極端困苦之中,林徽因雖罹重病,卻仍在病床上,研讀並摘錄《二十四史》中有關古代建築方面的資料,支撐並協助梁思成完成了「圖像中國建築史」的重要著作。林徽因的身體到了後期,多數時候要在床上看書寫字,體貼的梁思成弄了個能在床上讀寫的東西,那一張張設計國徽和人民英雄紀念碑時的草稿,凝結了她多少心血。最令人欽佩的是,重病在身的林徽因為保護北京古建築,四處奔走,據理力爭。北京牌樓被大規模拆除。北京內城原有的9座城門,只餘正陽門城樓、箭樓、德勝門箭樓,北京外城原有的7座城門,則無一遺存。林徽因聞訊悲愴,拒絕治療而逝!其個性特徵,何其鮮明?!

  誠懇,真實,率性的林徽因性格既剛烈又飽含溫情。她溫情的時候,猶如人間的四月天!難怪徐志摩對她不捨,金岳霖(哲學家)更是用一生未娶來表達對她的迷戀。

作者:龍耳東,本文由「歷史春秋網」授權「知史」轉載繁體字版,特此鳴謝。

Im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