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知史

是扶不起的阿斗還是大智若愚?蜀漢後主劉禪的大智慧

是扶不起的阿斗還是大智若愚?蜀漢後主劉禪的大智慧

  劉禪完全委政於諸葛亮,看似放權,和漢獻帝一樣是傀儡皇帝,但卻是明智之舉。因為因人而異,諸葛亮不是董卓、曹操、司馬懿。

  「扶不起來的阿斗」,這是《三國演義》裏給劉禪的蓋棺論定。劉禪這個綽號的由來,一是來自於諸葛亮,一是來自於他最終的結果。諸葛亮神機妙算,未出茅廬而定三分天下,但劉備死後,他五出祁山也未成功,糾其原因,人們大多歸罪於前方的馬謖失了街亭,後方的阿斗不是睿智之君,盡給諸葛亮拖後腿。阿斗最後成了亡國之君,人們總理解為沒了諸葛亮的輔佐,亡國便成了必然。於是乎劉禪便成了昏庸之君的代名詞。

 但有一個最大的疑問就是,諸葛亮去世三十年後蜀漢才亡國,一個昏庸之君能獨立執政三十年,在強大的魏國與東吳夾縫中生存嗎?一個昏庸之君能駕馭姜維等一眾文臣武將三十年保家衛國嗎?筆者看來,劉禪不能算是昏庸之君,而應算是平庸之君。

劉禪完全委政於諸葛亮是明智之舉

  劉禪雖然不是一個昏庸的君主,但他跟諸葛亮的智慧比起來,那也是小孩與成年人的關係,不在一個檔次上。如果劉備死後,劉禪與諸葛亮爭權,形成皇權與相權之間的矛盾衝突,反而容易激發他與諸葛亮的矛盾,將一個忠臣諸葛亮逼成曹操、司馬懿那樣的權臣。劉禪即位後曰:政由葛氏、祭則寡人。劉禪是很有自知之明的,故他主動把所有的朝廷權力給了諸葛亮,只管祭祀先祖這樣禮儀上的事。劉禪作為一個皇帝的大度反而感化了諸葛亮,諸葛亮也是權臣,但他這個權臣卻是一個鞠躬盡瘁的權臣,忠於蜀漢的權臣,這也正是劉禪所需要的。朝中大事繁冗,有人替操心,有什麼不好呢,只管自己享受帝王之福就是了。

  所以,劉禪完全委政於諸葛亮,看似放權,和漢獻帝一樣是傀儡皇帝,但卻是明智之舉。因為因人而異,諸葛亮不是董卓、曹操、司馬懿。劉禪恰恰利用了諸葛亮的忠心,經過諸葛亮的治理使蜀漢出現繁榮景象。蜀漢雖然連年戰爭,但川中人民並沒有記恨諸葛亮,充分說明諸葛亮在川中的崇高威望。劉禪認的這個相父,確實沒有辜負劉備臨終矚托,做到了鞠躬盡瘁,死而後已。這與劉禪的充分信任是分不開的。

劉禪平衡眾臣之權有實效

  在諸葛亮去世後,劉禪沒有了權相的制約,但劉禪這個皇帝,在朝廷中可沒有崇高的威望。劉備有威望,劉禪是劉備的兒子,他是正宗嫡系繼承人,他只有這個標籤可以壓服群臣。但標籤壓得了一時,壓不得一世。劉禪的聰明之舉在於,他巧妙地平衡了眾臣之間的權力,維持統治三十年。大家都表面上看到劉禪信任的黃皓是個奸臣,實際上黃皓是劉禪平衡眾臣的棋子。不管是費禕、蔣琬,還是大將軍姜維,實際上都沒有擺脫劉禪的掌心,不管對於皇帝多麼氣憤,但還是忠於皇帝,沒有做出造反的事來。你看姜維最後,被逼無奈去屯田避禍了,但他在國破家亡之際,還是想盡辦法,最後殉國而死。如果劉禪是個昏庸的混蛋,姜維會這樣嗎?

  劉禪固然不是一個明君,但他也並不糊塗。歷史上的劉禪並不殘暴,也不象司馬衷那樣弱智,朝中也沒有妲己那樣的美婦禍亂朝綱。只有一個太監黃皓,其實也是劉禪故意制衡眾臣的棋子。劉禪也好色,甚至留朝中大臣的夫人過夜,但這樣的事情並不多。他只是一個平庸之君,正象男人都會犯男人所犯的錯誤一樣,他所犯的是一個平庸皇帝所犯的錯誤。正因為他平衡眾臣之權有效,所以能夠維持三十年統治。正因為他是亂世之中的一個平庸之君,所以不免遭遇亡國的命運。

劉禪的投降,未嘗不是明智之舉

  三國之中,魏國最強大,東吳次之,蜀漢最弱。也就是說,蜀漢是一個在東吳與曹魏夾縫中生存的國家。所以蜀漢一直奉行聯吳抗曹的國策,方能在三國之中苟存。關羽破壞了聯吳抗曹大計,導致劉備發動夷陵之戰,與東吳徹底翻臉,是蜀漢最危險的時候。當然,沒有了蜀漢的支持,東吳也是危在旦夕。東吳與蜀漢是唇亡齒寒的關係。蜀漢之所以賴以生存,除了聯吳抗曹的國策外,還依靠諸葛亮、姜維等名將的維持。

  劉禪其實並不傻,他是知道這個道理的。到了鄧艾、鐘會大兵臨境之時,劉禪感到了危機,姜維遠在劍閣,只能抵住鐘會大軍,鄧艾偷襲陰平,使劉禪摸不着底細,派出的諸葛瞻也兵敗身亡。朝中以譙周為代表的大臣們,又都是投降派。而主戰的劉理等兄弟黨,也只是紙上談兵,以死報國。在這個關鍵時刻,劉禪自知以蜀漢國力,抵抗只是死路一條,時間早晚的事。而投降則可避免生靈塗炭,也可避免朝中百官及自己一死。劉禪雖然是個軟骨頭,但他的投降也未嘗不是明智之舉,他只不過是一個識時務、知權變的皇帝罷了。 

 本文由「歷史春秋網」授權「知史」轉載繁體字版,特此鳴謝。

Im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