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知史

古人如何預測天氣?|活在昔日

古人如何預測天氣?|活在昔日

陰陽五行與占卜

古人根據陰陽五行的原理,將世界萬物分為陰、陽兩種狀態以及金、木、水、火、土五種形式,依照陰陽五行的轉化規律進行天氣預測,這反映了我們祖先洞察天地、認識事物的初始願望。

我國出土的甲骨文上已經有風、雨、雪、雲、虹、雷等天氣現象,還利用占卜來預測天氣資訊。這說明早在殷商時代,人們就認識到天氣對農牧業生產和日常生活的影響。

二十四節氣和農諺

二十四節氣是我國古代先賢制定的一種指導農事的曆法,在春秋戰國時期就已基本形成,它是根據太陽在黃道上的位置而劃分的。漢代的《淮南子·天文訓》中就出現了和現代名稱相同的二十四節氣名。二十四節氣能反映季節的變化,指導農事活動,影響著千家萬戶的衣食住行,後人總結出了我們耳熟能詳的二十四節氣歌。

在《詩經·幽風·七月》中記有一年各月的物候現象,這是有關天氣諺語的最早記載。後人根據二十四節氣和生產實踐總結出了更多的農諺,如「清明前後,種瓜點豆」,「夏至有風三伏熱,重陽無雨一冬晴」,「秋分早,霜降遲,寒露種麥正當時」等等。

看雲和風識別天氣

呂不韋主編的《呂氏春秋》將雲分為「山雲、水雲、旱雲、雨雲」四種,對預示著不同天氣的雲進行了簡單分類。

古人還根據雲層的薄厚、顏色總結出了一系列天氣和氣象諺語,如「天有城堡雲,地上雷雨臨」。還可以根據風來預測天氣,如「東風送濕西風乾,南風吹暖北風寒」,它說明不同的風會帶來冷暖幹濕不同的天氣。

根據動物預測天氣

動物的感覺系統相當敏銳,古人已經懂得根據動物的行為表現來預測天氣了。早晨蜘蛛網上有水珠表示天晴,這是因為天氣晴朗時早上溫度低,使空氣中的水蒸氣凝結成小水珠,掛在蜘蛛網上,通常不會下雨。燕子低飛、青蛙鳴叫、螞蟻搬家、蚯蚓出洞則都是下雨的前兆。

天氣預測的專業器具

東漢天文學家張衡發明了世界上最早的風向儀--相風銅鳥,即在空曠的地上立一根五丈高的杆子,杆子上裝一隻可靈活轉動的銅鳥,依據銅鳥的轉動方向便可確定風向。晉代的人們將張衡的銅鳥改為木鳥,這比銅鳥更加輕盈,可以預測更微小的風,多設置在城牆上以及天文、交通等部門。

當然,古人預測天氣大多還是靠實踐中積累的經驗,有些方法不盡科學,而且準確率相對較低,但這卻充分反映了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

 作者:知史團隊,原文刊登日期:2018年5月19日,現為刪節版。

圖片:Pixabay

Im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