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皇室成員有許多特定稱謂,每一種稱呼都有特殊的含義。如國君謙稱寡人,意謂自己寡德;自稱孤家則表示天下獨一無二的意思。
而皇帝的妻子也有不少自稱,除了「哀家」之外,較為常見的便是「妾」的稱呼。「妾」是古代女子通用的自稱,在夫君面前女子得自謙稱妾,如古樂府詩歌《孔雀東南飛》中劉蘭芝就自云:「妾不堪驅使,徒留無所施。」皇宮的妃嬪常自謙為「臣妾」,以示君臣身份差別。
除了自稱之外,在古代典籍中還有大量有關皇帝妻子的稱呼。古代皇帝三宮六院的現象並不稀奇。皇帝的妻子中,地位最尊崇的就是正妻,即世人常說的皇后。 皇后的稱呼始於秦朝,它與皇帝的稱呼是相對應的。而在典籍中皇后一般略稱為「后」,「后」實際上要比「皇后」出現得更早,在秦代之前國君的正妻便常被呼為「后」或「王后」。國君的正妻在皇宮中負有重要職責,輔助帝王管理皇宮內務、協調嬪妃關係。歷史上有不少皇后盡心輔佐帝王而千古流傳,也有意欲篡權奪位、危害社稷而遺臭萬年的。
正因為皇后地位的重要,所以人們常將皇后敬稱為國母、天下母,意謂皇后母儀天下。有時還用皇后的住處中宮來代稱皇后,還常把皇帝的妻子泛稱為娘娘,而皇后則被稱為正宮娘娘。
除了皇帝正妻之外,其他的妃嬪也自稱為妾,也可以使用「娘娘」等稱呼。除此之外,皇帝妻子也可以直接稱呼其封號,如有貴妃、妃、婕妤、昭儀等多種稱呼。這些名目繁多的稱呼已經成為特殊的文化符號,只能出現於古代書籍或影視作品中。
作者:知史團隊,原文刊登日期:2018年2月9日,現為刪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