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知史

張騫與絲綢之路

張騫與絲綢之路

 張騫「鑿空」是甚麼意思?

西漢時期,張騫奉漢武帝之命出使西域。第一次於建元二年(公元前139年)前往大月氏,歷經艱險十三年,目的是游說大月氏與漢朝聯盟夾擊匈奴。第二次於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前往烏孫,為了招烏孫返河西故地,與漢朝共同抗衡匈奴,「斷匈奴右臂」。兩次出使都未達到目的,但影響深遠。張騫與其副使傳播漢朝的聲威,使烏孫等國紛紛遣使入朝,加強了漢朝與西域的聯繫。張騫向漢武帝彙報西域的見聞,促成漢朝打通河西走廊,「列四郡,據兩關」。

除西域外,張騫亦曾出使西南,打算避開匈奴勢力另尋途徑前往西方諸國,公元前124年,漢武帝派張騫自蜀至夜郎(貴州遵義府桐梓縣東),謀通身毒(即今印度),但為昆明夷(當時周邊少數民族)所阻,未能達到出使目的。然而經由武帝的經營,至漢宣帝時,終在烏疊城(今新疆輪台東)設立西域都護府,成為漢朝在西域正式設置行政機構的開端。張騫因軍功受封為博望侯。

史稱張騫「鑿空」,意思是開通大道,打通了橫貫中西的通道,即後世聞名的「絲綢之路」。張騫被稱為「絲綢之路的開拓者」,絲路傳遞宗教、藝術、語言與技術而不只是貿易商品,改造了東西方的文化。

長知識 何謂「西域」?

西域意為中國西邊的區域。狹義的西域是指玉門關、陽關以西,葱嶺以東,崑崙山以北,巴爾喀什湖以南,即漢唐朝廷設置的行政機構所管轄的今中國新疆及中亞部分地區。廣義的西域是指凡是通過狹義西域所能到達的地區,包括中亞、西亞、印度,歐洲和非洲。

張騫出使西域路綫

‧ 長安——隴西——玉門關(未幾即被匈奴俘虜,歷10年而後逃脫)——大宛——康居——大夏——大月氏(回程時亦被匈奴所俘,幸最後亦得以脫困)

‧ 長安——敦煌——樓蘭——車師——烏孫(其副使訪問了康居、大宛、大月氏、大夏、安息(今伊朗)、身毒(今印度)等國家)

作者:區麗儀

(本文曾於2022年1月20日在《星島日報》「悅讀語文」刊登,並由「國史教育中心(香港)」授權「知史」發佈,特此鳴謝。)

國史教育中心(香港)(https://www.cnhe-hk.org/)是民間慈善團體,冀望本「香港心、中國情、世界觀」理念,凝聚社會各界共識,向年青一代、老師及公眾人士,傳承中華文化精萃。

Im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