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知史

封建社會中的「男耕女織」|五穀豐登

封建社會中的「男耕女織」|五穀豐登

中國是一個以農耕文明著稱於世的古老大國。與之相應,農文明也使中國傳統文化具有濃厚的鄉土氣息。農耕文明的社會,人們主要依靠土地才能生存,用俗話說,就是「向土裏刨生活」的,所以,中國人的生活習慣、習俗都是同土地緊密聯繫在一起的。從古代紀年的方式、節氣的命名、節日的慶典,到日常服飾和飲食、鄉音和方言,土地和農耕的氣息滲透到中國人生活的各個方面。

 

若要溯農耕文化的起源或特色,大致可用「男耕女織」四字概括。「男耕女織」不僅是古代社會家庭的自然分工方式(即在生理基礎上的分工),也是中國農耕文明形成的自然基礎。它體現了古代社會家庭的分工方式:男的種田,女的織布,全家分工勞動。附屬於採集經濟的原始農業,本來是婦女的事,男子只是森林的主人,從事狩獵和打仗。隨著社會第一次大分工,原始的鋤耕農業發展為傳統的犁耕農業,同時也有了紡織。從此,農業轉入男子之手,開始了男耕女織。這種轉變,也引起了原始社會由母權制向父權制過渡。以家庭為生產、生活單位的「男耕女織」的小農經濟是中國傳統農業社會生產的基本模式。

 

「男耕女織」是封建自然經濟的特色,是農業和家庭手工業的結合。《淮南子.主術訓》:「人之情不能無衣食,衣食之道必始於耕織,萬民之所公見也」。《鹽鐵論.園池》:「夫男耕女織,天下之大業也」。農民男耕女織的勞動生產物,除供自己消費外,還要向封建國家繳納賦稅。當然,男耕女織的分工方式是相對的,而不是絶對的。在古代農忙時節,許多婦女也得下田勞動。有的農民家庭,由於男子在外做事,或要專心讀書,或父家長死亡而子女幼小,婦女也有從事田間勞動的;但一般而言,男子總是農民家庭田間耕作的主要勞動力。

 

而牛郎織女神話故事在漢代以前產生,除了體現「你耕田來我織布」、「我挑水來你澆園」這種農耕時代的簡單、實在、質樸生活外,亦反映了當時小農生產者和小手工業者要求改善生活、爭取婚姻自由和人身解放的理想和願望。這是因為在封建地主階級的壓迫剝削下,小農經濟自給自足的理想不能實現,同時反映了封建社會的基本矛盾和階級關係,表現了小農生產者在封建束縳下沒有自由的苦悶情緒。

 

封建社會對「男耕女織」的重視

 

由於「男耕女織」是小農經濟的基本支柱,所以封建國家維護和扶植小農經濟的政策著重於加強和鞏固小農的耕織結合。商鞅變法獎勵」戮力本業,耕織致粟帛多者復其身」。秦始皇碣石刻石誇耀統一的秦帝國「男樂其疇,女修其業,事各有序。惠被諸產,久並其田,莫不安所」。而秦帝國的崩潰,恰恰是由於「內興功作,外攘夷狄,收泰半之賦,發閭左之戍,男子力耕不足糧餉,女子紡績不足衣服」,亦即男耕女織的小農經濟被拖入絶境的結果。漢一些政論家在談到秦朝滅亡的原因時,大都指出這個深刻的歷史教訓。漢代皇帝屢次下詔勸課農桑,甚至親耕籍田以供宗廟粢盛,皇后則親自蠶織以奉祭服,作為編戶齊民男耕女織的表率。當時的一些「循吏」,也都把勸課農桑當作自己的一項任務。例如黃霸為潁川太守,「為條教,置父老師帥伍長,班行之於民間,勸以為善防奸之意,及務耕桑,節用殖財,種樹畜養」。龔遂為渤海太守,「勸民務農桑,今口種一樹榆,百木畦五十本蔥、一畦韭,家二母彘、五雞」。王景為廬江太守,「驅率吏民,修起蕪廢,教用犁耕」,「又訓令蠶織,為作法制,皆著於鄉亭」。茨充為桂陽太守,「教民種植桑柘麻紵之屬,勸令養蠶織屨,民得利益焉」。漢代的畫像石、畫像磚和壁畫,常見有男子扶犁和婦女採桑的圖像。山東、江蘇、四川等地的畫像石,還有普通的織機的圖像。文獻記載和考古發現的這些材料,都說明耕織結合的小農經濟在封建經濟結構中的重要地位。

 

Im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