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知史

善用大自然的力量來加工糧食|五穀豐登

 善用大自然的力量來加工糧食|五穀豐登

去秕糠-扇車

 

穀物的成熟度是不一致的,有的飽滿,有的空癟,且在脫粒成穀或脫殼成米的過程中,不可避免地要摻雜進去各種秸稈、糠秕之類,為了清除這些雜物,人們採取了各種辦法,或簸揚,或水淘,或過篩。扇車就是一種簸揚的工具,又稱風車、風扇車,或颺車、廂車。西元前一世紀,西漢時我國已有揚去穀物中的秕糠用的扇車,歐洲約一千四百年後才有類似的風車。扇車是一種利用空氣流動的推力,運用流體力學、慣性、杠杆、輪軸等物理原理,將風能轉代為機械能的有效機械。古人正是運用了風車的這一特性,將所得的機械能用於分離穀物與雜質,既節省了時間,又節省了人力。扇車主要用於清除穀物顆粒中的糠秕,由車架、外殼、風扇、餵料斗及調節門等構成,工作時手搖風扇,開啟調節門,讓穀物緩緩落下,穀殼及輕雜物被風力吹出機外。

 

去殼-杵

 

石磨盤和石磨棒是最古老的穀物加工用具,由於它們的效率很低,所以逐漸被杵臼所代替。傳說杵臼是黃帝發明的,杵臼的發明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易.繫辭》「黃帝作杵臼」-「斷木為杵,掘地為臼。臼杵之利,萬民以濟」。「杵」有木制的,也有石制的。

 

舂米-水碓

 

西漢末年出現了水碓,它是利用水力舂米的機械。水碓的動力機械是一個大的立式水輪,輪上裝有若干板葉,轉軸上裝有一些彼此錯開的撥板,撥板是用來撥動碓桿的。每個碓用柱子架起一根木桿,桿的一端裝一塊圓錐形石頭。下麵的石臼裏放上準備加工的稻穀。流水衝擊水輪使它轉動,軸上的撥板臼撥動碓桿的梢,使碓頭一起一落地進行舂米。利用水碓,可以日夜加工糧食。凡在溪流江河的岸邊都可以設置水碓,還可根據水勢大小設置多個水碓,設置兩個以上的叫做連機碓,最常用是設置四個碓。

 

磨粉-石磨

 

磨,最初叫磑,漢代才叫做磨。磨有用人力的、畜力的和水力的。魯班是中國古代一位優秀的創造發明家。他生活在春秋末期,叫公輸班,因為他是魯國人,所以又叫魯班。據說他發明瞭木工用的鋸子、鉋子、曲尺等。他還用他的智慧,解決了人們生活中的不少問題。在魯班生活的時代,人們要吃米粉、麥粉,都是把米麥放在石臼裏,用粗石棍來搗。用這種方法很費力,搗出來的粉有粗有細,而且一次搗得很少。魯班想找一種用力少收效大的方法。就用兩塊有一定厚度的扁圓柱形的石頭製成磨扇。下扇中間裝有一個短的立軸,用鐵製成,上扇中間有一個相應的空套,兩扇相合以後,下扇固定,上扇可以繞軸轉動。兩扇相對的一面,留有一個空膛,叫磨膛,膛的外周製成一起一伏的磨齒。上扇有磨眼,磨面的時候,穀物通過磨眼流入磨膛,均勻地分佈在四週,被磨成粉末,從夾縫中流到磨盤上,過羅篩去麩皮等就得到麵粉。許多農村現在還在用石磨磨面。

 

水磨

 

用水力作為動力的磨,大約在晉代就發明瞭。水磨的動力部分是一個臥式水輪,在輪的立軸上安裝磨的上扇,流水衝動水輪帶動磨轉動,這種磨適合於安裝在水的衝動力比較大的地方。假如水的衝動力比較小,但是水量比較大,可以安裝另外一種形式的水磨:動力機械是一個立輪,在輪軸上安裝一個齒輪,和磨軸下部平裝的一個齒輪相銜接。水輪的轉動是通過齒輪使磨轉動的。這兩種形式的水磨,構造比較簡單,應用很廣。

Im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