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位處中原,各區也為了中國古時的交通要地,形成基礎性的文化格局。
朱仙鎮(中國四大名鎮之一)
朱仙鎮隸屬於河南省開封市祥符區,位於祥符區城鎮西南部,距離開封15公里,南接尉氏縣,東臨祥符區範村鄉、萬隆鄉和大李莊鄉,北接仙人莊,西臨西薑寨。朱仙鎮始建於戰國初期,原名聚仙鎮,後因戰國名士朱亥的食邑和封地而得名。
唐宋以來,朱仙鎮是水陸交通要道和商埠重地。
明清時期,由於賈魯河(古名孫家渡)的開通,朱仙鎮河道四通八達,不僅是省城開封的外港,而且成為中原的商業重鎮。
鄭州
秦漢時期,今鄭州地區以滎陽為中心,因處交通和運河要道,經濟日趨繁榮。秦代,鄭州境內始置滎陽縣、鞏縣和京縣,屬於三川郡;新鄭縣、苑陵縣、陽城縣屬潁川郡。西漢改三川郡為河南郡,又置密縣、成皋等縣,並將新鄭、苑陵二縣劃入河南郡。
清末,平漢和隴海兩條鐵路在鄭州交匯,鄭州成為中國東西、南北大動脈的紐帶,經濟地位不斷提升。
清末朝廷大臣盛宣懷勘察蘆漢鐵路時,將鄭州站闢為甲等火車站,直接影響了鄭州近現代的發展進程。
洛陽
「崤函帝宅,河洛王國」,洛陽在歷史上相當長的時期內,曾經是中國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亦是道路四通八達的交通樞紐。西周初期,在中國建立了第一個大公路網,洛陽是其中心,馳道驛路,其直如矢,無遠不達;隋大業元年(西元605年),隋煬帝在洛陽建東都,下令開鑿大運河,至此形成了以洛陽為中心,向東北、東南輻射總長達2000多公里的南北水運網;東漢時期以洛陽為起點的「絲綢之路」,可以直馳地中海東岸,明駝宛馬,絡繹不絕。
洛陽,立河洛之間,居天下之中,既稟中原大地敦厚磅礴之氣,也具南國水鄉嫵媚風流之質。開天闢地之後,三皇五帝以來,洛陽以其天地造化之大美,成為天人共羨之神都。洛陽代表最早的中國,也是最本色的中國、最淵深的中國。洛陽城,北據邙山,南望伊闕,洛水貫其中,東據虎牢關,西控函穀關,四周群山環繞、雄關林立,因而有「八關都邑」、「山河拱戴,形勢甲於天下」之稱;而且雄踞「天下之中」,「東壓江淮,西挾關隴,北通幽燕,南系荊襄」,人稱「八方輻輳」、「九州腹地」、「十省通衢」。所以歷朝歷代均為諸侯群雄逐鹿中原的皇者必爭之地,成為歷史上最重要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
商丘
商丘地處河南、山東、安徽三省交界處,東隔安徽一角與江蘇省徐州市相望,東臨安徽省宿州市碭山縣和蕭縣、淮北市相山區和濉溪縣;南襟周口市鹿邑縣、安徽省亳州市譙城區和渦陽縣;西扼河南省開封市蘭考縣、杞縣、周口市太康縣;西南界周口市淮陽縣;北接山東省菏澤市曹縣和單縣;素有「豫東門戶」之稱,是豫、皖、魯三省交界重要的物資集散中心和綜合交通樞紐。
商丘自古為戰略要地,隋唐大運河貫穿全境,使其水路交通網四通八達,可以便捷地通往全國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