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中國歷史上有名的城市,每個人可能都會想起不同的城市。但是說起邯鄲,卻幾乎每個人都聽說過。
邯鄲是位於河北的一個城市,位處河北的最南端,常被稱為「河北南大門」。而「邯鄲」一詞稱呼來源最早出現在《春秋 · 穀梁傳》:「襄公二十七年:故出奔晉,織絇邯鄲,終身不言衛。」邯鄲這一稱呼,歷經千年未曾變更,但是為什麼要叫作邯鄲呢?主流有兩種說法。
第一種是邯山說,唐代經學家顏師古《漢書》註解中解釋到,「邯」即是古時的邯山;「單」是山脈盡頭的意思。因為是用來做城市名,所以就加上「邑」亦即阝旁成為「鄲」。另一種就是日出日落說,1965年侯馬市出土了春秋晚期趙國國君的文書——《侯馬盟書》,當中記載的地名是「邯丹」。有人翻查古代字典,當中解釋道太陽升起時過地平線的那一刻叫甘,太陽落山剛過地平線叫丹,所以邯鄲是代表日出日落之地。
但不論邯鄲之名是何種來源,邯鄲都是中國歷史上十分重要的一座城市。早在八千年前,邯鄲就有人居住的痕跡。到了商代,由於邯鄲位於首都附近,商王朝曾經在此建立行宮。及至趙王趙敬侯即位,開始治理邯鄲,使邯鄲成為黃河以北最繁榮的城市,亦是當時著名的冶鐵中心。前386年趙敬侯正式遷國都於邯鄲,並且大興土木修建趙王城,時人成為「趙都」。當時趙國遷都邯鄲後經過幾代帝王管治,特別是趙武靈王在邯鄲一帶修建軍事訓練基地,大力推行胡服騎射改革,使得趙國一躍成為戰國七雄,是當時唯一能與秦國抗衡的大國。
正因為邯鄲是當時一個重要的經濟政治中心,不少政治人物、商家、名士都會來到這個城市。這使得不少成語典故發生的場地都是在邯鄲。例如邯鄲學步、胡服騎射、負荊請罪、完璧歸趙、毛遂自薦、黃粱美夢、竊符救趙等等。
雖然邯鄲在漢代之後曾經沒落為一個蕞爾小縣,但是幾乎每一代人只要讀過幾年書都知道邯鄲這個城市,所以邯鄲直到今天還是這麼的有名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