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知史

樹下的老人 | 鬼魅傳說

樹下的老人 | 鬼魅傳說

  《聊齋志異》簡稱《聊齋》,俗名《鬼狐傳》,是中國清代著名小說家蒲松齡創作的文言短篇小說集。全書共有短篇小說491篇。題材廣泛,內容豐富,藝術成就很高。作品成功地塑造了眾多的藝術典型,人物形象鮮明生動,故事情節曲折離奇,結構佈局嚴謹巧妙,文筆簡練,描寫細膩,堪稱文言短篇小說的巔峰之作。

 

  《聊齋志異》中的優秀作品,反映了廣闊的現實生活,提出許多重要的社會問題,表現了作者鮮明的態度。 它們或者揭露封建統治的黑暗,或者抨擊科舉制度的腐朽,或者反抗封建禮教的束縛,具有豐富深刻的思想內容。

 

 一. 反封建禮教的精神 

  描寫愛情主題的作品,在全書中數量最多,它們表現了強烈的反封建禮教的精神。 其中一些作品,通過花妖狐魅和人的戀愛,表現了作者理想的愛情。如《嬰寧》、《蓮香》、《香玉》都在沒有戀愛自由的當時寫出了青年男女自由相愛的故事。篇中的男女主角不顧封建禮教的約束,按照自己的感情和意願,大膽地追求心愛的人,並都獲得了幸福的結局。如《香玉》中的黃生在勞山下清宮中愛上了白牡丹花妖香玉,不幸花被他人移去,他日日臨穴哭吊,終於感動花神使香玉複生宮中。《蓮香》中的女鬼李氏熱愛桑生,使桑生害了重病,當她不得不忍痛分手之後,卻「憤不歸墓,隨風漾泊」,終於游至張家,借屍還魂,和桑生結成了美滿姻緣。在《小謝》中,作者更寫出男女雙方經過一段自由接觸逐步發展了愛情的故事。女鬼秋容、小謝和陶生開始只是師友相處。後來陶生因事入獄,秋容、小謝為之奔走相救,秋容被城隍祠黑判搶去,也得到陶生的搭救。他們在與黑暗勢力的鬥爭中彼此互助,發展了愛情,才結為夫婦。這在男女被絕對禁止社交的封建社會中,幾乎是不可想像的事。

 

  封建婚姻的決定權操在父母之手。 可是這些作品中的青年男女,他們自由地相愛,自由地結合,和封建婚姻形成鮮明的對比。這些充滿幻想的故事,無疑是現實愛情生活中新生因素的集中和昇華,真切地表達了廣大青年男女對自由愛情的憧憬和渴望。

 

二. 封建社會對青年男女愛情生活的種種阻礙

  描寫愛情主題的另一些作品,揭露了封建社會對青年男女愛情生活的種種阻礙,表現了他們的反抗鬥爭。《鴉頭》、《細侯》、《連城》、《宦娘》都是這方面的優秀作品。

 

  《鴉頭》中的狐女鴉頭是一個敢於反抗家長淫威的女性形象。《細侯》則揭露了富商大賈對青年幸福的破壞和妓女細侯的激烈反抗行動。《連城》寫喬生和連城爭取自由婚姻的鬥爭,尤為曲折動人。史孝廉征詩擇婿,喬生的詩得到女兒連城的喜愛,史卻以喬生家貧而不許婚。喬生深感連城知己。後連城病死,喬生前往臨吊,一慟而絕。他在陰間找到連城,並在好友顧生的幫助下,被准許還魂,二人相攜回到裡門:

 

  連城曰:「重生後,懼有反復。請索妾骸骨來,妾以君家生,當無悔也。」生然之。 偕歸生家。 女惕惕若不能步,生佇待之。女曰:「妾至此,四肢搖搖,似無所主。志恐不遂,尚宜審謀,不然,生後何能自由?」相將入側廂中。嘿定少時,連城笑曰:「君憎妾耶?」生驚問其故。赧然曰:「恐事不諧,重負君矣。請先以鬼報也。」生喜,極盡歡戀。因徘徊不敢遽生,寄廂中者三日。

 

  這一情節充分暴露了封建社會的沉重壓力,也突出表現了二人爭取自由婚姻的堅決鬥爭。 這篇作品的重要意義還在於它提出了一種新的愛情觀點,即知己之愛。它比之向來「郎才女貌」的愛情,有更其深刻的社會意義。

 

三. 抨擊科舉制度的腐敗

  《聊齋志異》的另一重要主題,是抨擊科舉制度的腐敗。作者飽含感情地揭露了科舉制度埋沒人才的罪惡。《葉生》中的葉生「文章詞賦,冠絕當時」,卻屢試不中,鬱悶而死。最後只能讓自己的鬼魂幫助一個邑令之子考中舉人,「借福澤為文章吐氣,使天下人知半生淪落,非戰之罪也」。作者指出科舉埋沒人才的原因,即考官都是「樂正師曠、司庫和嶠」(《於去惡》)之流,不是眼瞎,便是愛錢。《素秋》、《神女》、《阿寶》等篇都暗示了科舉考試的賄賂公行;《司文郎》、《於去惡》等篇則有力地抨擊了考官的有目無珠。《司文郎》的諷刺尤為辛辣尖刻。作品寫一個能從燒成灰的文章中嗅出其好壞的瞎和尚,在嗅過王生的文章後說:「君初法大家,雖未逼真,亦近似矣。我適受之以脾。」再嗅余杭生的文章,則咳逆數聲曰:「勿再投矣!格格而不能下,強受之以鬲;再焚,則作惡矣。」可是榜發之後,余杭生高中,而王落第。和尚聞訊歎道:「僕雖盲於目,而不盲於鼻;簾中人並鼻盲矣!」《於去惡》進一步揭出了這些考官鼻目雙盲的底:「得志諸公,目不睹墳典,不過少年持敲門磚,獵取功名,門既開,則棄去;再司簿書十餘年,即文學士,胸中尚有字耶?」庸俗利祿之徒以八股文為敲門磚,在獵取功名、掌握文柄之後,再大量錄取凡庸之士。正是在這種惡性循環裡,「陋劣幸進而英雄失志」就成為一種必然現象了。

 

 四. 現實政治的腐敗和統治階級對人民的殘酷壓迫

  《聊齋志異》的再一重要主題,是揭露現實政治的腐敗和統治階級對人民的殘酷壓迫。這類作品反映了封建社會的根本矛盾,具有更高的思想價值。

 

  《促織》是揭露封建統治階級壓榨人民十分典型的一篇。由於皇帝愛鬥蟋蟀,以及地方官的媚上邀寵,胥吏的藉端勒索,遂至「每責一頭,輒傾數家之產」。成名一家便是這無數受害家庭中的一個。成名因為買不起應徵的蟋蟀,受盡官府的杖責,奄奄待斃。後來歷盡艱辛,捕得一頭,卻不幸又被兒子不小心弄死:

 

  兒懼,啼告母。母聞之,麵包灰死,大罵曰:「業根!死期至矣!而翁歸,自與汝覆算耳!」兒涕而出。未幾成歸,聞妻言,如被冰雪。 怒索兒,兒渺然不知所往;既,得其屍於井。 因而化怒為悲,搶呼欲絕。夫妻向隅,茅舍無煙,相對默然,不復聊賴。

 

  這就是「天子偶用一物」造成的悲劇。後來成名的兒子復活,魂靈化為一隻輕捷善鬥的蟋蟀,才挽救了一家被毀滅的命運。這只蟋蟀獻入宮中後,得到皇帝歡心,撫臣受名馬衣緞之賜,縣宰也以「卓異」上聞。這不僅進一步揭露了封建壓榨的殘酷,也充分說明了那些官僚是怎樣飛黃騰達的。

 

  另一篇作品《席方平》則揭露了封建官府的暗無天日,人民在這裡含冤莫伸。 作品寫誠樸的席廉得罪富豪羊某,為羊死後買通冥間的獄吏旁掠而死。席方平代父伸冤,魂赴冥司告狀,可是從城隍到郡司直至冥王都受了羊某的賄賂,不僅冤屈莫伸,反遭種種毒刑。作品雖寫幽冥,顯然是影射人世。我們可以從中看到,封建社會的各級官府沒有任何是非曲直,錢就是理。正如灌口二郎判詞所說:「金光蓋地,因使閻摩殿上盡是陰霾;銅臭熏天,遂教枉死城中全無日月。」如果說《促織》表明了封建統治機構——各級官府是為皇帝掠奪人民服務的工具,那麼《席方平》便表明了它同樣也是為地主豪紳欺壓人民服務的工具。

 

五. 歌頌被壓迫人民的反抗鬥爭

  《聊齋志異》不僅揭露了統治階級的殘暴,而且熱情地歌頌了被壓迫人民的反抗鬥爭,塑造了一系列富有反抗性的人物形象。席方平是一個突出的代表。他為了伸冤,從城隍到冥王,層層上告,不肯甘休;受到械梏、笞打、火床、鋸解種種毒刑,仍不屈服;兩次被押送還陽,又都逃回去,直到冤屈昭雪為止。席方平這種「大冤未伸,寸心不死」的頑強鬥爭精神,表現了對壓迫者的刻骨仇恨。也反映了中國人民傳統的高貴品質。《向杲》中向杲的化虎報仇也表現了同樣的精神。尤為可貴的是作者塑造了許多反抗的女性形象,如梅女、俠女、商三官等。商三官的形象尤為突出。她為了給父親報仇,竟女扮男裝學做優伶,終於在仇人誕辰,登場作戲,手刃了仇人。

 

 歌頌人民高尚道德品質的作品更多。如《嬌娜》寫真誠的友誼,《崔猛》寫打抱不平,《宦娘》寫成人之美,都和統治階級人物道德的墮落形成鮮明的對比。其中許多形象都優美動人。

 

六. 其他具意義的篇章 

除了上述重要主題外,《聊齋志異》還有一些有意義的篇章。如《顏氏》寫孤女顏氏女扮男裝,參加科舉考試,中進士而官至禦史,大大超過了丈夫的才能,表現了作者的民主思想。《畫皮》、《黑獸》等則是具有教育意義的寓言。《畫皮》教人要透過外貌看到本質;《黑獸》說明面對強暴決不可延頸受死,對封建社會被宰割的人民有一定啟發意義。《賈兒》塑造了一個有膽量、有智謀、勇於同惡事物鬥爭的兒童形象,可作為兒童文學作品讀。《偷桃》、《口技》描寫了當時卓越的民間技藝,表現了中國人民高度的藝術創造才能。

Im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