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楊慎《昇庵外集》:「龍生九子,不成龍……」神話傳說有龍生九子,各有所好,各展所長。既有祥瑞、高貴之意,也有辟邪保安之作用。
贔屭【國:碧細粵:備戲】:又名龜趺、填下、霸下,形似龜而好負重,有齒,力大可馱負三山五嶽。其背亦負以重物,多為石碑、石柱之底台及牆頭裝飾,其原形可能為斑鱉。
鴟吻【國、粵:癡吻】:龍頭魚身,好站高,屋脊上的魚龍。又叫鴟尾、鴟吻。螭吻後來演變成鰲魚,再傳到日本後則稱為「鯱」。分別在於螭吻口咬正脊,而鰲魚則為張口。
蒲牢:受擊就大聲吼叫,故充作洪鐘提樑的獸鈕,助其鳴聲遠揚。傳說其生性害怕鯨魚,因此鑄有蒲牢形象的大鐘,通常用刻畫有鯨魚形象的鐘槌撞擊,以使其聲音更加洪亮。
狴犴【國:碧岸粵:幣寒】:又叫憲章,形似虎,傳說其重義氣、好訴訟,能明辨是非、仗義執言,故獄門或官衙正堂兩側立其形象,後為牢獄的代稱。此外,狴犴之形象常見於中國民間建築之門柄上。《潛確類書》:「狴犴好訟,形獄門上。」
饕餮【國:濤帖(去聲)粵:滔鐵】:中國傳說中的一種兇惡貪食的野獸,古代青銅器上面常用它的頭部形狀做裝飾,叫做饕餮紋。
??【國:八下 粵:爬沙】:性喜水,被雕成橋柱、建築上滴水的獸形。明代何心隐曾送給张居正,最後惹來殺機。古橋欄上的獸鈕及噴水的龍頭。
睚貲【國、粵:涯字】:龍身豺首,性格剛烈,好勇擅鬥,嗜殺好鬥,總是嘴銜寶劍,怒目而視,刻鏤於刀環、劍柄吞口,以增加自身的強大威力。
俗語說:一飯之德必償,睚眥之怨必報。睚眥便成了克煞一切邪惡的化身。
狻猊【國:酸泥 粵:酸危】:形如獅,性和順,喜煙好坐,所以一般出現在香爐上,隨之吞煙吐霧。因其好坐,亦作佛座獅子。唐代高僧慧琳說:「狻猊即狮子也,出西域。」
椒圖:形似螺螄,性孤寂,好閉口,不喜閒人,門環上的獸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