戧脊,又稱岔脊,是建築物自垂脊下端至屋檐部分的屋脊,和垂脊成45度,對垂脊起支戧作用。
重檐屋頂的下層檐(如重檐廡殿頂和重檐歇山頂的第二檐)的檐角屋脊也是戧脊,稱重檐戧脊。
對廡殿頂自正脊兩端之房檐的屋脊,一說也稱為戧脊,但另一說為垂脊。
戧脊上安放戧獸,以戧獸為界分為獸前和獸後兩段,獸前部分安放蹲獸,數量根據等級大小各有不同。
戧獸是古代漢族建築戧脊上獸件,用於歇山頂和重檐建築上。戧獸是獸頭形狀,將戧脊分為獸前和獸後,獸頭前方安放蹲獸,其作用和垂獸相同,起到固定屋脊的作用,同時也有嚴格的等級限制。
戧獸是獸頭形狀,將戧脊分為獸前和獸後,獸頭前方安放蹲獸,它大致有三個作用:1,鎮妖驅邪;2,防雷設施;3,固定屋脊。同時也有嚴格的等級制度,戧獸越多,級別越高,而且數目都是奇數(奇數表示「陽」,表清白),其中以九件等級最高,成為「走九」,另外還有「走七」或「走五」,最低用「走三」。
這些小動物一般叫做屋脊走獸、簷角走獸、仙人走獸、垂脊吻等,古建行內部也稱為小跑或"走投無路"。它們已經"走"到了簷角的最前端,再向前一步就會掉下去,真的是走投無路的。把這些小獸依次排列在高高的簷角處,象徵著消災滅禍,逢凶化吉,還含有剪除邪惡、主持公道之意。古人把建築裝飾上這些走獸,使古建築更加雄偉壯觀,富麗堂皇,充滿藝術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