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知史

24.10 天下第一關帝廟|武聖關羽

24.10 天下第一關帝廟|武聖關羽

 

妥靈宮,位於洛陽市老城區東南隅文明街東端,是曹操祭祀關羽之所。曹操在這裡建壽亭侯祠,又稱關公廟。該廟歷代重修,先後被稱為武安王廟、關帝廟,清乾隆皇帝定名為妥靈宮。妥靈宮是最早的關公祭祀建築群,被稱為「天下第一關帝廟」。

 

 

曹操初創關公廟

 

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十月,曹操在洛陽,孫權遣使者,請求曹操發兵,共擊蜀將關羽於荊州。曹操誓師南征,未到荊州,而關羽已敗。次年春正月,曹操還於洛陽,孫權遣使送來關羽首級。曹操將武庫的一座院落設為祭堂,大祭之後,以王禮葬之於洛陽南郊。而祭堂則改稱為壽亭侯祠,因為關羽的爵位是壽亭侯。壽亭侯祠,又被稱為關公廟,即今天的妥靈宮。

 

唐代時,關公廟南為新潭,這是一個大型港口,商船雲集,關公廟香火鼎盛。北宋加封關羽為武安王,關公廟又被稱為武安王廟,主殿稱武安殿。

 

 

強伸建立報恩堂

 

北宋關公廟和繁華的西京城毀於兩宋之際的戰火。金貞祐五年(公元1217年),金朝在洛陽設中京金昌府,在原西京城的東城和立德坊等十餘個里坊的範圍內建立了中京城,並復原了文廟、洛川驛等建築。

 

金正大七年(公元1230年)九月,蒙古發動滅金之戰,金軍屢敗,失地千里。正大九年(公元1232年)三月二十七日晨,蒙古軍攻陷中京城,中京留守侯耶律貞自殺。當天晚上,金朝元帥右監軍任守真,組織忠孝軍殘部和射糧軍殘部近千人,竟然奇蹟般奪回中京城。忠孝軍是金朝後期的精銳之師,射糧軍是金朝的雜役軍,即後勤部隊。

 

射糧軍中有一名漢族士兵,名叫齊克伸,由於作戰勇敢,人們尊他「強伸」,任守真提拔他為警巡使。蒙古軍圍攻金朝的都城汴京,任守真帶兵前往救援,戰死於鄭州,洛陽民眾推舉強伸為金昌府簽事。

 

不久,蒙古軍從四面包圍洛陽。強伸從難民中募兵,組成一支名為「憨子軍」的敢死隊,出城擊潰蒙古軍。金哀宗聞之,降詔嘉獎,以強伸為中京留守、元帥左監軍、行元帥府事。強伸在關公廟武安殿舊址建立報恩堂,並將金哀宗的詔書刻石立碑於堂中。

 

次年三月,汴京已經陷落,金哀宗下落不明。蒙古大軍圍攻洛陽,派使者進城勸降強伸,強伸引使者至報恩堂,曰:「我本一軍卒,天子命我為留守,誓以死報國耳。」

 

強伸又固守中京三個月,到當年六月,蒙古軍攻破中京城,強伸率部下數十人從東門突圍,轉戰至偃師,力盡被俘,寧死不屈,被殺於中京七里河。蒙古軍焚毀報恩堂,砸碎聖旨碑。

 

 

乾隆題匾妥靈宮

 

金滅亡後,河洛大地成了蒙古兵的牧場。蒙古帝國蒙哥汗二年(公元1252年),蒙古開始編漢人戶籍,洛陽等縣平均只有793戶。不久,蒙古改國號為元。

 

元至元十六年(公元1279年),元滅南宋,在開封設立河南江北行省,統有12路、7府。河南府路設於洛陽,領八縣一州。元朝在金中京城的基礎上,建河南府城。在北宋關公廟舊址,即金朝報恩堂舊址,重建關公廟。明神宗時,改稱關帝廟,該廟於明崇禎十四年(公元1641年)被李自成軍焚毀。

 

清朝順治、康熙年間,在關帝廟舊址建了三組建築,分別是關帝廟、奎光閣、元帝廟,並在奎光閣設奎光書院,其大致佈局在乾隆十年《洛陽縣志》所載《金元洛陽城池圖》中,一目了然。

 

乾隆十五年(公元1750年),乾隆皇帝南巡洛陽,到關帝廟祭拜了關公,並下詔以關帝廟、奎光閣、元帝廟為基礎,建立專祭關公的廟宇,定名為「妥靈宮」,並親書匾額。

 

歷時一年,妥靈宮建成,這是一個規模宏大的建築群,包括山門、義勇殿、舞殿、武安殿、配殿、茶室(伽藍殿)、廊房等建築。今僅存武安殿和茶室,其中靠近四眼井的茶室,在2005年修繕過。

 

Im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