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知史

音樂真的可以在房樑上環繞嗎?

音樂真的可以在房樑上環繞嗎?

音樂很容易將欣賞者引人美妙境界,讓人徜徉於聽覺所帶來的愉悅之中而不煩憂。古人很早就注意到音樂的特殊功能,連孔子在聽聞韶樂後也曾感歎說「三月不知肉味」。漢語中的很多詞語就和音樂有關,比如「餘音繞樑」、「聲遏行雲」、「知音」等等。  

餘音繞樑常用來形容歌聲愉悅動聽,綿長不絕,餘韻無窮。把音樂比喻為縈繞樑柱的用法,源自於古代一個傳說。《列子•湯問》記載:古代的韓國有一位擅長歌唱的人叫做韓娥。她曾前往齊國,不想用盡了盤纏,好幾天無錢進食。於是便在齊國都城(山東臨淄)的雍門賣藝換食。據說她的歌聲圓潤甜美,婉轉悠揚,讓人聽了後如癡如醉、似癲似狂。她的演唱博得了齊國都城百姓的好評,老百姓紛紛湧到雍門聆聽她的表演,等她表演結束後,人們依然不願離去。她優美動聽的歌聲令人無法忘卻,即使在唱完三天後,恍惚還有餘韻飄揚,似乎歌聲還在屋樑間繚繞飄蕩。  

自此,人們借用《列子》的話語「餘音繞梁欐,三日不絕」,用來比喻那些演唱技藝髙超的人。像《老殘遊記》就曾把說書藝人王小玉的表演譽為「餘音繞樑,三日不絕」。從這個典故中,人們歸納出了「餘音繞樑」、「繞樑三日」、「餘響繞樑」等說法,都用來稱讚歌聲或音樂的美妙。原本形容音樂的詞語,還被人們巧妙挪用到了詩文品鑒中,還用來比喻詩文意味深長,耐人尋味。

Im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