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牝」是對雌性鳥獸的稱呼,和「雌」的字面意思相差無幾。所謂的「牝雞」,就是指母雞了。母雞下蛋、公雞打鳴,這可是自然界的基本常識。可有個成語卻叫做「牝雞司晨」,這不是違背常識嗎?
「牝雞司晨」正是用這種違反常識的說法來比喻婦女竊權亂政。只有在母系社會,女性才能執掌政權,管理事務。在整個封建社會中,女性一直處於被統治的地位,只能在男權的統治下生存。掌握話語權的男性,將那些意欲干涉政權、家務的女子斥為「牝雞司晨」,如同說像母雞打鳴一樣違背規律,這句話的來歷可追溯到《尚書》:「古人有言曰:『牝雞無晨;牝雞之晨,惟家之索。』」意思就是說如果母雞在早晨打鳴,那麼這個家庭就要敗落了。後人便從《尚書》中歸納出了「牝雞司晨」,遂被世人流傳。
「牝雞司晨」被人們當作了禍亂產生的昭示,一旦這種現象發生便會隨之產生禍端,而婦女越權干政也被視為禍端產生的標志。唐高宗李治的皇后武則天篡奪李唐政權,自己當上了皇帝,改易國號為周。儘管這位女皇帝勵精圖治,為唐代復興打下了堅實基礎,可在正統文人眼中還是不合常理的,女子為帝和傳統理念正好相違,所以不少人責駡她為「牝雞司晨」。除了指干預政權的婦女外,凡是那些打算凌駕男子之上的女子,都會被人貫以「牝雞司晨」而遭到譴責。無論女子多麼有才能,也被男性為主的觀念牢牢束縛。「婦言是用,牝雞司晨」的觀念一直在整個封建社會延續,隨著婦女地位的提升,這個詞語才開始退出歷史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