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非常注重服飾文化,鞋子作為服飾的一部分也受到了人們的重視。人們常將服飾分為首衣、上衣、下衣和足衣,這個足衣就是指鞋和襪了。古代人們穿鞋子有不同的講究。關於鞋子古代有很多種叫法,比如說「履」、「舄」、「靴」、「屐」、「屨」、「屣」等等。 我們常用「鄭人買履」來形容墨守成規,不相信客觀實際的人;「削足適履」來比喻一味遷就現成條件;「隔靴搔癢」比喻說話、作文不中肯、不貼切、沒有抓住要害,或是比喻做事不切實際;「履舄交錯」來形容男女雜坐不拘禮節之態,這些都是有關鞋子的成語典故。
上古時期,人們常把打獵獲得的獸皮製成鞋子。後來人們發現用草可以做成非常經濟實用的鞋子,所以穿草鞋也非常流行。草鞋還有個有趣的名字叫「不借」,這是怎麼回事呢? 原來這是因為草鞋原料簡單,又很易加工,非常便宜,即使是窮人也可以買來穿。《據五總志》的解釋是:「不借,草履也,謂其所用,人人均有,不待假借,故名不借。」連窮人也不用借鞋,完全有能力買來穿著。
戰國末年,就有靴子在中原流行了,靴子本來多為皮製,是草原民族常穿的一種鞋。後來趙武靈王提倡胡服騎射,模仿胡人簡便的穿戴,漢人也穿上了胡人的靴子。漢代的鞋子就比較講究了,有牛皮、絲織物、麻編物製作的不同種類的鞋子。 南朝時期盛行穿木屐,由面、繫、齒組成,齒位於底部前後,有點像鞋跟。大文人謝靈運發明了一種活齒的木屐。上山時去前齒,下山時去後齒,易於登山旅行,人們爭相仿效美其名曰「謝公屐」。 唐代詩人李白還作詩云:「腳著謝公屐,身登青女梯。」唐代一般男子多穿靴,女子則穿鳳頭鞋。明清時期穿什麼樣的鞋子是一種等級的象徵。官員上朝時一定要穿靴,這也就是為什麼我們常說「朝靴」的原因。儒生和一些有社會地位的人才可穿靴,普通百姓是不准隨便穿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