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形容某人相貌醜陋時常用「醜八怪」一詞,其實這個詞原來並不是指相貌的,它來源於「揚州八怪」。
「揚州八怪」指的是趣味相投畫風相似的一批人,「揚州八怪」究竟指哪些畫家,說法不盡一致。有人說是八個,有人說不止八個,所指人物也各不相同。 據各種著述記載,計有十五人之多。其中李玉芬《甌缽羅室書畫過目考》是記載「八怪」較早而又最全的,所以一般人還是以清末李玉芬所提出的八人為準,即:汪士慎、鄭燮、髙翔、金農、李鱔、黃慎、李方膺、羅聘。至於有人提到的其他畫家,如華喦、閔貞、髙鳳翰、李勉、陳撰、邊壽民、楊法等,因畫風接近,也可以併入。 不妨把「揚州八怪」看做是一個畫派,一個團體,「八」既可看作數詞,也可當作虛指。
「八怪」中尤以鄭燮、金農、汪士慎最為著名。 這些人在當時所謂的正統畫派眼裡一是做人不合時宜、我行我素,二是作畫我從我法、推陳出新。所以被蔑稱為「醜八怪」。然而,他們的怪異又入情入理,很被廣大百姓喜愛,因此,一方面被主流畫家和上層社會所攻擊、不容,一方面又深受大眾喜愛,名氣大振。
「揚州八怪」究竟「怪」在哪裡? 「八怪」都經歷坎坷,他們有著不平之氣,憑著知識份子的敏銳洞察力和善良的同情心,對醜惡的事物和人加以抨擊。但他們的日常行為,都沒有超出當時禮教的範圍。所謂的「怪」,是指他們的書畫等藝術作品的風格而言的。 「八怪」不願走別人已開創的道路,而是要另闢蹊徑,不同於古人,不追隨時俗,風格獨創。他們的作品有違人們欣賞習慣,人們覺得新奇,也就感到有些「怪」了。 當時人們對他們褒貶不一,其中最主要的一點,就是偏離了「正宗」,這就說明了它所以被稱之為「怪」的主要緣由。
後來從「揚州八怪」演變出來的「醜八怪」一詞,把這種藝術上的怪異當作相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