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知史

中國印章的發展

中國印章的發展

印章,又被稱作「圖章」,古稱「璽」。

 

印章的出現和使用,一般認為始於春秋戰國之間。先秦及秦漢的印章多是用來封發簡牘使用的。

 

古代用簡牘寫好信,用泥封好結繩的地方,再把印蓋在封泥之上,防止他人隨意拆開,也是收信人驗信時査看的憑據。而官印又是行使權力的象徵。隨著簡牘被紙帛所取代,封泥的作用也就沒有了。

 


 

秦始皇統一中國後,印章範圍擴大為證明當權者權益的法物,為當權者掌握,作為權力或者官職的標識。

 

秦以前,無論官、私印都稱「璽」,秦統一六國後,規定皇帝的印獨稱「璽」,臣民只稱「印」。

 

到漢代,官印中始有「章」及「印章」之稱。漢代也有諸侯王、王太后的印章稱為「璽」的。唐以後,皇帝所用的印章稱「寶」,因為武則天覺得「皇」與「死」近音(也有說法是與「息」同音),於是稱為「寶」。唐至清沿舊制而「皇」、「寶」並用。印章根據習慣在民間還稱為「印信」「記」「朱記」「合同」「關防」「圖章」「符」「契」「押」「戳子」等等。

 


 

印章用朱色鈐蓋,除日常應用外,又多用於書畫題識,逐漸發展成為中國特有的藝術品之一。

 

古代多用銅、銀、金、玉、琉璃等為印材,後有牙、角、木、水晶等,元代以後盛行石章。

 


 

傳世的古代璽印,多數出於古城廢墟、河流和古墓中。有的是戰爭中戰敗者流亡時所遺棄,也有的是戰爭中殉職者遺棄在戰場上的,而當時的慣例,凡在戰場上虜獲的印章必須上交,官吏遷職、死後也須把印綬上交。

 

其他在戰國時代的陶器和標準量器上,以及有些諸侯國的金幣上,都用印章蓋上名稱和記錄上製造工匠的名姓或圖記性質的符號,也被流傳下來。

 


 

經過數千年的發展,在當代,印章仍有巨大的實用性與藝術性,不論是書畫、雕刻等藝術創造,還是機關、企事業單位、個人,都與印章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繫。

Im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