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里長亭」不是十里長,而是每隔十里設一個亭子。
秦漢時每十里設置一亭,以後每五里有一短亭,供行人歇腳,親友遠行也常在此話別。
秦制三十里一傳,十里一亭,亭設有住宿的館舍。按秦法,亭應及時負責信使的馬匹給養、行人口糧、醬菜和韭、蔥等。
後來用「十里長亭」來表示送別,這是怎麼來的呢?
古代離別的緣由和性質各不相同:有的是背井離鄉去外地謀生,離別親人父母;有的是被徵兵戍邊,家中愛妻獨守空房;有的是為了求取功名,只能在外漂泊等等,離家的緣由不同,分別的場景也各不一樣。
由於道路崎嶇,水陸交通工具不發達,古人長途遠行,或乘車船,或騎馬,或步行,山河阻障,跋涉艱難,且風餐露宿,路上有各種危險。一旦離家後,很多事情都難以預料,通訊又不發達,所以自先秦時期就有祭祀路神然後登程的風俗,其意在祈求一路平安,稱之為「祖」。
後來這種風俗一直延續下來,一般都是路旁亭舍或在野外臨時設立帷帳,準備酒肴送別行人,因此也稱祖帳、祖送、祖道等。
餞行送別是古人悵惋興悲、觸動心靈之事,在古典詩詞中有很多吟詠。
唐王維《齊州送祖三》詩:「祖帳已傷離,荒城複愁人。」
宋柳永《雨霖鈴》詞:「寒蟬淒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都門帳飲無緒,留戀處、蘭舟催發。」
元王實甫《西廂記》第四本三折:「今日送張生赴京,十里長亭,安排下筵席」
文人墨客多用「長亭」這一特定場景表達離情別緒,逐漸為世人所接受,所以一般送別時都安排在十里長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