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知史

你了解拔火罐的起源嗎?

你了解拔火罐的起源嗎?

「拔火罐」是中國民間流傳很久的一種獨特的治病方法,與針灸一樣,也是醫學中一種獨有的物理療法,俗稱「拔罐子」「吸筒」。在《本草綱目拾遺》中叫做「火罐氣」,《外科正宗》中又叫「拔筒法」。古代多用於外科癰腫,起初並不是使罐,而是用磨有小孔的牛角筒,罩在患部排吸膿血,所以一些古籍中又取名為「角法」。

 

公元281~361年間,晉代葛洪著的《肘後備急方》裡,就有角法的記載,是關於拔火罐治療疾病最早的文字記載。所謂角法,是用挖空的獸角來吸拔膿瘡的外治方法。唐代王燾著的《外台秘要》中,也曾介紹了使用竹筒火罐來治病,其文中說:「……取三指大青竹筒,長寸半,一頭留節,無節頭削令薄似劍,煮此筒子數沸,及熱出筒,籠墨點處按之,良久,以刀彈破所角處,又煮筒子重角之,當出黃白赤水,次有膿出,亦有蟲出者,數數如此角之,令惡物出盡,乃即除,當目明身輕也。」

 

由此可見,角法和青竹筒制火罐的療法,在中國晉、唐時代已流行了,但最初的用法只是用來排吸濃血而已。

 

後來,牛角筒逐漸被竹罐、陶罐、玻璃罐所代替,治病範圍也從早期的外科癰腫擴大到風濕痛、腰背肌肉勞損、頭痛、哮喘、腹痛、外傷瘀血、一般風濕感冒及一切酸痛諸症。
 

Im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