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裝因國父孫中山先生得名。後來成為中國政界領導的首選服裝。在60和70年億萬中國人民大多穿中山裝。中山裝上衣固裡插支鋼筆,代表有知識、有文化。80年代中期改革開放以後,隨著中國與世界的接軌,西裝和時裝開始流行,中山裝逐步被大多數人放棄,成為放入衣櫃保存的「文物」。
中山裝在中華民國成立後出現,關於中山裝的誕生,目前主流的說法有以下兩種:
第一種說法認為,中山裝是孫文授意曾經在越南河內保羅巴脫街開設過隆生洋服店的黃隆生先生設計一種美觀、簡易而又實用的中國服裝。黃參考了西歐和日本服裝式樣,並結合當時南洋華僑中流行的「企領」文裝上衣和學生裝的特點,在與孫文生進行了多次探討修改後,於1923年正式定型,並命名為中山裝。
但是,也有資料稱,中山裝原由當時的軍裝改制而成的,這便是第二種說法:1919年,孫文在上海居住時,有一次,他將一套已經穿過的陸軍士官服拿到著名的亨利服裝店請裁縫改成「便服」,改成「便服」後仍有點像軍制服。但在便服中,它既非「唐裝」,更非「西裝」,店員便為之起名為中山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