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知史

最本土的藝術--北京琴書|步步京城

 最本土的藝術--北京琴書|步步京城

北京是中國的六朝古都,歷來是中國的文化中心。在漫長的歷史中,全國各地的曲藝項目都要到北京這個大舞臺上一展風采。眾多曲藝項目登上北京的舞台後,經過融合和發展形成了很多具有北京特色的曲藝項目。北京眾多曲藝藝術的特色都是以國都為平台,融合中國各地曲藝的精華,那麼什麼才是北京最本土的藝術呢?那就是北京琴書。

北京琴書是北京土生土長的曲藝藝術,是在北京通州區域的五音大鼓基礎上產生的,但北京琴書不能稱為北京傳統曲藝項目。北京琴書真正的創立要在建國之後的50年代,距今也只有半個多世紀的歷史,還不如其他曲藝項目歷史的零頭。然而,一些中國人或許不知道北京琴書,但大多聽過北京琴書。張藝謀的電影《有話好好說》中就有北京琴書的演奏,「我從小在北京土生土長,沒招過誰,沒惹過誰……」這段鏗鏘有力、趣味十足的琴書一瞬間就讓人們感受到了濃濃的北京風味,這段唱詞就是北京琴書的創始人關學曾大師譜寫的。

為什麼北京琴書的出現如此之晚呢?這要從北京琴書與眾不同的發展歷史說起。中國眾多曲藝藝術的特色都是以國都為平台,融合中國各地曲藝的精華而形成的。但是,這個形成過程的前提是官方的支持,比如京劇就受到了多位皇帝的大力支持。然而,北京琴書的前身,五音大鼓沒有一點背景,是徹頭徹尾的草根曲藝。北京琴書來自北京農村,也沒有專業的演員,更像是農民們自娛自樂的「遊戲」。一般在北京通州農村的婚喪嫁娶時,農民們會自發地唱五音大鼓,演唱內容也類似於脫口秀,想到什麼就唱的什麼。每當農村出現災情時,為了活命,北京城周邊的農民就會進城乞討。會唱北京琴書的農民就一邊唱著五音大鼓,一邊乞討,於是北京城就這樣有了五音大鼓。五音大鼓進入北京的方式「不體面」,內容形式又是為農民群體服務,所以北京的皇族才不會對這種農村藝術感興趣。那麼是誰將五音大鼓變成北京琴書,讓這項最草根的藝術成為了北京的代表曲藝呢?那就是關學曾。

關學曾出生在滿族家庭,幼年家境貧寒,十四歲拜師學藝,很快自成一家。二十歲他就在天橋演唱,很受歡迎。建國之後,一直唱五音大鼓的關學曾覺得自己唱的是長篇故事,又是揚琴伴奏,乾脆就改為琴書了。後來,關學曾參加了赴朝慰問志願軍的活動,又跑到全國各地宣傳抗美援朝。這也讓他大開眼界,見識了不少曲藝形式,尤其是琴書數不勝數,如山東琴書、徐州琴書、四川琴書等,都有獨特的地方色彩,可他只寫了「琴書」兩字。於是關學曾就琢磨,本來自己就是北京人,又是用北京話唱的,乾脆就叫「北京琴書」。一回北京,關學曾就把牌子改為「北京琴書」。由此,北京琴書正式誕生了。因為北京琴書的唱詞使用標準的北京話,而且內容通俗易懂,很快就受到北京老百姓的喜愛。他的忠實粉絲們湊錢做了一個很大的牌匾專程送給關學曾,上面刻著「琴書泰斗」四個大字。

對於這項比新中國還晚的曲藝項目,關學曾大師可謂耗盡了一生的心血。他一生創作了上千個北京琴書的唱段,其中代表曲目有《鞭打蘆花》《楊八姐遊春》《傳家寶》《長壽村》等,北京琴書成為北京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除了自我創作之外,關學曾還在家裡義務開辦北京琴書學習班,免費授課,中午還管一頓炸醬麵。

Im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