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上冰消岸草青,三三五五去踏青。」清明時節同時也是個生機勃發的時日,人們告別蟄伏的戶居生活,迎著春天的明媚陽光,呼吸著青青綠草的氣息,腳踩著鬆軟的土地,徜徉在姹紫嫣紅、鶯歌燕舞的原野上,那時的心情該是多麼輕快愉悅!
說起踏青遊樂,可以一直上溯到孔子那裡。《論語》記載,孔子有一次與他的弟子們在一起討論人生志向,其他弟子慷慨陳述其治國安邦的宏偉藍圖時,孔子並未搭腔。輪到曾皙說:「暮春時節,穿著剛剛做好的春服,與五六個朋友,六七個小孩,到沂水去沐浴,並隨風起舞,洗完後哼著民間小調,踏上歸途。」孔子聽了,微笑著點頭說:「我贊同你的理想。」孔子與曾皙的對話表明,遠在春秋時期,人們便有了在暮春時節野浴並踏青的活動。
宋代畫家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生動地描繪了北宋汴京附近、以汴河為中心的清明時節社會各群體的生活景象。該畫涉及人物眾多,各具形態,作者畫中的人物,無論是乘車坐轎的,還是騎驢徒步的,無論是街頭表演的,還是市場行商的,都看不出絲毫哀傷的表情,整幅畫烘托出的,完全是一種歡樂祥和的過節氣氛。看來,清明節除了直接發之於外的哀傷氣氛外,其中蘊涵著的歡快氣氛,也是其應有的題中之義。
現代作家豐子愷曾在一篇題名《清明》的散文中這樣回憶小時候隨家人清明踏青的心情:「我們終年住在那市井塵囂的低小狹窄的百年老屋裡,一朝來到鄉村田野,感覺異常新鮮,心情特別快適,好似遨遊五湖四海。因此我們把清明掃墓當做無上的樂事。」他風趣地把這種踏青稱作「借墓游春」。其實,這種踏青的好心情不僅小孩子有,連大人都會為之忘乎所以,豐子愷在這篇散文裡提到他的父親所寫的《掃墓竹枝詞》。其一:「別卻春風又一年,梨花似雪柳如煙。家人預埋上墳事,五日前頭摺紙錢。」其三:「雙雙畫槳蕩輕波,一路春風笑語和。望見墳前堤岸上,松陰更比去年多。」其八:「解將錦纜趁斜暉,水上蜻蜓逐隊飛。贏受一番春色足,野花載得滿船歸。」應該說,清明踏青為平日裡循規蹈矩生活慣了的人們提供了一個釋放自己心情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