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檔案
香港地處中國南端,卻與中原王朝興廢轇轕不少。如南宋末年,分別有兩位小皇帝流落到香港地區,現今龍鼓灘、宋王臺、九龍等等地方的由來相傳亦均與此有關。
生平事蹟
趙昰(粵音是)與趙昺(粵音丙),是宋恭帝的兩個異母兄弟。公元1276年,元軍兵臨宋朝首都臨安,五歲的恭帝被俘,趙昰與趙昺兩兄弟便由朝臣陸秀夫、張世傑和文天祥等人護衛南逃。剛滿七歲的趙昰在福州即皇帝位,是為宋端宗,雖然陸秀夫等堅持抗元,力圖恢復宋朝,但在元軍鐵騎追迫下,數年來東逃西避,疲於奔命。後來趙昰隨張世傑等逃往碙洲(今香港大嶼山),不到10歲的小皇帝屢受顛簸,數月後便在碙洲去世,葬於永福陵(今香港大嶼山東涌黃龍坑),現存的宋王臺和侯王廟都是為紀念宋端宗而建。趙昰死後,眾人擁立趙昺為皇帝,繼續退守新界各地,約大半年左右又逃往新會崖山,在崖門海域裡與元朝將領張弘範的軍隊交戰,史稱崖山戰役。結果,宋軍全軍覆沒。1279年3月19日,陸秀夫見無法脫逃,不忍小皇帝被俘受辱,便背着這位剛滿8歲的趙昺投海殉國,宋朝正式宣告滅亡。
金句名言
「一飯之恩」---出自《史記·淮陰侯列傳》
漢朝大將軍韓信年少時,戰亂頻仍,飢困流離,遇到好心人贈飯之事,銘記於心,永不相忘。而相傳宋帝昺在途經新界時,村民得知皇帝到臨,其時兵荒馬亂,也沒有甚麼名貴的食物,惟有取各家各戶最好的食材出來,統統放進大木盆內進獻,逃難的皇帝大臣將領也不講究甚麼禮節了,眾人圍盆而食,以慰飢腸。這就是成了今天盆菜的起源傳說。
古學今用
- 宋亡二帝流亡香港,留下不少傳說。同學試找找香港地名「龍鼓灘、宋王臺、九龍」與宋亡二帝有甚麼關係?
- 大家可想想有沒有曾受過「一飯之恩」?我們又是否願意為有需要救助的人提供「一飯」?
作者:梁國毅老師
(本文曾於2021年3月11日在《星島日報》「陽光校園」刊登,並由「國史教育中心(香港)」授權「知史」發佈,特此鳴謝。)
中心簡介:
國史教育中心(香港)(https://www.cnhe-hk.org/)是民間慈善團體,冀望本「香港心、中國情、世界觀」理念,凝聚社會各界共識,向年青一代、老師及公眾人士,傳承中華文化精萃。
#知史 #歷史 #中國歷史 #歷史大人物 #南宋 #趙昰 #趙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