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出席電視台的清談節目,主要探討特區回歸25年,社會各個專業面向第二個25年,有哪些問題必須面對?針對性的措施如何開展?筆者應約談談香港教育的種種。
當中,筆者談及年前的社會大動亂,加上新冠疫情長期大困擾,英美加紐澳等國家「大優惠」鼓勵港人移民,大小通吃、老少咸宜的政策,直接說就是「大挖角」。大動亂、大疫情、大挖角三管齊下,各行各業確有一批為數不少的中高層人士,選擇離開香港,學界特別是在中、小、特、幼的領域內,揮揮衣袖,心裏萬般感受離開的教師,早前政府公布的數字,為數6000。
移民移居潮未退,預測暑假過後或直逼1萬。筆者當然期望預測錯誤,但假如不幸成真,教師人才荒,新學年9月開課,每班連一位班主任都分配不到的話,怎麼辦?特區政府要怎樣協助學校面對?是否稱職而又願意返校擔任教席,已退休、臨界退休的,倘若他們肯應聘,特事特辦,盡快准許延約1年,以解燃眉之急?
至於大量學生隨家長離港,對應的政策,應該對大灣區乃至世界各地的家長開放,只要合乎經濟及社會條件,香港作為國際城市,必須加快大開方便之門。除國際學校外,主流的官、津、補、私都可直接收生,只需付足費用便可。這不也是鞏固民主、自由的辦學之風嗎?新加坡等地可以,香港為何不可?畢竟,學校教育的主體是學生,主體不全,再優質的學校教育都顯得百無一用。
長遠而言,要留住學生、吸引學生,從而有計劃好好培育學生,增加國際競爭的人才,還是須建立香港教育的品牌並加以推廣。國家「十四五」規劃賦予香港要規劃成八大中心,成為大灣區發展的一股中堅力量,足證香港各方面的人才不少。冷靜思考,這些人才,不少確實由香港教育系統培育而來。
「南部金融,即今日的中環;北部科創方興,新界大北區加緊動土開發。舊章新篇同時翻閱,再用不可或缺的人文精神,落筆譜寫香港新教育,這是香港的品牌,香港教育政策規劃、學校課程考評設計必須沿此大方向、大目標進發,香港是有條件成為大灣區教育樞紐,且在世界佔有重要席位。」筆者回應同是教師出身的節目主持。
(本文曾於2022年6月7日在《星島日報》刊登,並由「國史教育中心(香港)」授權「知史」發佈,特此鳴謝。)
作者簡介:何漢權
教育評議會主席,國史教育中心(香港)校長,風采中學校董,香港大學中史碩士同學會會長。長期關注學生成長、家庭教育、教育政策、教學專業及國史等課題,獲大專院校及中小學邀請擔任講者。現為《信報》及《星島日報》教育專欄作者。香港電台節目顧問、全國港澳研究會理事、海華基金師鐸獎評審委員、第一屆至第四屆選舉委員會委員(教育界)等。近著有《有教無懼》、《驕陽引路》及《是一場春風化雨》、《教育茶餐廳》等書。
國史教育中心(香港)(https://www.cnhe-hk.org/)是民間慈善團體,冀望本「香港心、中國情、世界觀」理念,凝聚社會各界共識,向年青一代、老師及公眾人士,傳承中華文化精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