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謂教育?教育的目標是什麼?教育的結果如何?沿着預設目標進發,如何到達結果的彼岸?千般演繹,萬種方法,無法定於一尊,也難言絕對,因此,教育這門學問,無法也不可能壟斷,社會各界,乃至政府,放軟手腳或加大力度都可以,社會大眾依然過活。
野蠻文明 並駕齊驅
洪荒年代到21世紀的今天,野蠻與文明都是並駕齊驅。於是,不停有人質疑,儘管在西元前5世紀時期,東西哲人輩出,孔子及其弟子、蘇格拉底、柏拉圖及亞里斯多德,異域同聲,同吶喊理想人生,強調教育的至關重要,以面對愚昧的敗壞,抗拒世衰道微。
流水不腐,東方孔子儒學與西方「三哲」的時代距今已2500多年。近30多年,西方興起後現代主義,特色是懷疑、挑戰傳統,走到極端是要批判,甚或摧毀傳統的一切,以致「什麼也不確定」、「無限自我」的雙節棍,合舞在世界各個領域之上。於是,今天世界的自由得到無限伸張,社會無限憧憬,就因為敢於忘記東方孔老及西方三哲,「禮崩樂壞」的無病呻吟,喊了2500多年,至今還不是繼續運作如常,不會滅亡。教育無用論亦甚囂塵上。
俗世清流 持守教育信仰
但守着教育尊嚴的,卻是一代傳一代,孔子「有教無類」、「因材施教」的崇高理念,「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的教育忘我精神,用行動一以貫之。教學專業的,亦明白蘇格拉底的「教育是把我們的內心勾引出來的工具和方法」;柏拉圖認為「與其不受教育,不知不生,因為無知是不幸的根源」;亞里斯多德說出教育的付出與遠見︰「教育的根是苦的,但其果實是甜的。」
俗世清流,教育難立竿就見影,十年樹木,百年樹人。2500多年來,仁義禮智信誠勤仍有說話的空間,正氣還可壓倒歪風,魑魅魍魎仍然不能站在人生大舞台的中央,筆者認為,這並非後現代亂序亂舞的自由自我使然,而是由代代無數默默耕耘、服膺東西聖賢的哲者,對教育信仰堅持的校長、老師及家長們的付出結果。歷史長河裏,這就是以結果為目標。
(本文曾於2022年5月12日在《星島日報》刊登,並由「國史教育中心(香港)」授權「知史」發佈,特此鳴謝。)
作者簡介:何漢權
教育評議會主席,國史教育中心(香港)校長,風采中學校董,香港大學中史碩士同學會會長。長期關注學生成長、家庭教育、教育政策、教學專業及國史等課題,獲大專院校及中小學邀請擔任講者。現為《信報》及《星島日報》教育專欄作者。香港電台節目顧問、全國港澳研究會理事、海華基金師鐸獎評審委員、第一屆至第四屆選舉委員會委員(教育界)等。近著有《有教無懼》、《驕陽引路》及《是一場春風化雨》、《教育茶餐廳》等書。
國史教育中心(香港)(https://www.cnhe-hk.org/)是民間慈善團體,冀望本「香港心、中國情、世界觀」理念,凝聚社會各界共識,向年青一代、老師及公眾人士,傳承中華文化精萃。